關于同舟敵國的成語
本頁導讀:此網頁介紹成語“同舟敵國”的拓展閱讀資料,主要內容包括成語的詞條資料以及擴展資料:帶舟的成語、‘同舟未必皆敵國,不圖吾輩亦清流。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這句話出自哪里?、什么什么敵什么成語、帶敵的成語有哪些成語、等
目錄索引:
1:成語“同舟敵國”的詞條資料
2:帶舟的成語
3:‘同舟未必皆敵國,不圖吾輩亦清流。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這句話出自哪里?
4:什么什么敵什么成語
5:帶敵的成語有哪些成語
成語“同舟敵國”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tóng zhōu dí guó
成語簡拼:TZDG
成語注音:ㄊㄨㄥˊ ㄓㄡ ㄉ一ˊ ㄍㄨㄛ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舟中敵國
成語出處:《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眱热輥碜詍.zfbfc.com
成語解釋:同舟共濟的人成了敵人。
成語用法:同舟敵國作賓語、定語;指同舟共濟的人成了敵人。
成語造句:飲恨親冤已數年,枕戈思報嘆無緣。同舟敵國今相遇,又隔江山路幾千。(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十六)
成語“同舟敵國”的擴展資料
1. 帶舟的成語帶舟的成語:木已成舟、刻舟求劍、同舟而濟 、舟車勞頓、沉舟破釜。
一、木已成舟
讀音:mù yǐ chéng zhōu
成語釋義:舟:船。木頭已經做成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挽回了。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五回:“到了明日,木已成舟,眾百姓也不能求我釋放,我也有詞可托了。”
成語造句:現在木已成舟,你再訓斥他也沒有用了。
二、刻舟求劍
讀音:kè zhōu qiú jiàn?
成語釋義: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著情勢的變化而改變看法或辦法。
出處:《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壑梗粡钠渌跽呷胨笾V垡研幸樱欢鴦Σ恍?;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出處譯文: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邊上刻了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贝A?,(這個楚國人)從他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尋找劍。 船已經前進了,但是劍不會隨船前進,像這樣找劍,不是很糊涂嗎?
三、同舟而濟?
讀音:tóng zhōu ér jì?
成語釋義:比喻團結互助,戰勝困難。
出處:《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br>出處譯文:“吳國人和越國人相互厭惡的,當他們同船渡河,遇風,他們相互救助的如同左右手?!?br>四、舟車勞頓
讀音:zhōu chē láo dùn?
成語釋義:舟車:船與車,泛指一切水陸交通工具。勞頓:勞累疲倦。形容旅途疲勞困頓。
出處:錢鐘書《圍城》第二章:“那兩位記者都說:‘今天方博士舟車勞頓,明天早晨到府聆教?!?br>五、沉舟破釜
讀音:pò fǔ chén zhōu
成語釋義:釜,鍋。打破飯鍋,沉掉渡船。表示決一死戰。
出處:《孫子·九地》:“焚舟破釜,若驅羊而往?!?br>出處譯文:打破飯鍋,沉掉渡船,把羊群趕走。摘自m.zfbfc.com
2. ‘同舟未必皆敵國,不圖吾輩亦清流。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這句話出自哪里?
年月與兩方面的船名,死者的人數,我都不記得了,只記得上海開追悼會的時候,有一副挽聯道,“未必同舟皆敵國,不圖吾輩亦清流”?!背鲎灾茏魅说奈募吨茏魅宋募膶W評論》中的《碰傷》。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m.zfbfc.com
3. 什么什么敵什么成語
同仇敵愾、
寡不敵眾、
同心敵愾、
以寡敵眾、
搗虛敵隨、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敵惠敵怨、
親不敵貴、
同仇敵慨、
舟中敵國、
隱若敵國、
同舟敵國、
富可敵國摘自公益成語網:m.zfbfc.com
4. 帶敵的成語有哪些成語
出敵不意、
懷敵附遠、
同心敵愾、
三拳不敵四手、
敵不可縱、
殺敵致果、
敵力角氣、
同舟敵國、
力鈞勢敵、
料敵若神、
料敵制勝、
以卵敵石、
臨敵賣陣、
臨鋒決敵、
認敵作父、
料敵如神、
邪不敵正、
靦顏事敵、
均力敵、
敵國通舟、
卵石不敵、
恃勇輕敵、
畏敵如虎、
枕戈待敵、
敵惠敵怨、
因敵取資、
隱若敵國、
表里受敵、
碁逢敵手摘自公益成語:m.zfbfc.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