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坐而論道
“坐而論道”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周游列國碰壁后,在冉求的幫助下,終于回到了父母之邦魯國,他與季康子是不相為謀。于是專心著述,編輯整理《詩》《書》《禮》《樂》,用自己觀點撰寫《春秋》,同時又開壇講學,與弟子們坐而論道,一時弟子達3000人“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是什么意思?
坐著談論大道理,不如親身實踐。指口頭說說,不見行動。后泛指空談大道理。
出自東晉葛洪的《抱樸子·用刑》。
原文:
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蜃摰?,或作而行之,或審曲面執,以飭五材,以辨民器,或通四方之珍異以資之,或飭力以長地財,或治絲麻以成之。
坐而論道,謂之王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審曲面執,以飭五材,以辨民器,謂之百工;通四方之珍異以資之,謂之商旅;飭力以長地財,謂之農夫;治絲麻以成之,謂之婦功。
譯文:
國家有六類職業,百工是其中之一。有的人安坐而謀慮治國之道;有的人起來執行治國之道;有的人審視[五材的]曲直、方圓,以[加工]整治五材,而具備民眾所需的器物;有的人使四方珍異的物品流通以供人們購??;有的人勤力耕耘土地而使之生長財富;有的人紡績絲麻而制成衣服。
安坐而謀慮治國之道的,是王公;起來執行治國之道的,是士大夫;審視[五材的]曲直、方圓,以整治五材,而具備民眾所需器物的,是百工;使四方珍異物品流通以供人們購取的,是商旅;耕耘土地而使之生長財富的,是農夫;紡績絲麻而制成衣服的,是婦功。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葛洪借用《莊子》“向死而生”的典故,指出人從出生就受到死亡恐懼的折磨。俗人所認為的莊子不以死生為意,其實只是莊子為說明齊物之道而進行的說理策略,同時也是其不得長生之術無可奈何的放達之態,并非真的意欲“齊死生”。葛洪指出老莊都有保命全身的遠害之舉,《莊子》“曳尾泥涂”的典故正說明莊子的“貴生”之意。
葛洪特地指出:所謂莊子“齊死生”論,只是不明大理的俗人,“偏據一句”者的淺陋之見。那些偽為通達,張“齊死生之論”的俗人,惑亂視聽,葛洪認為他們都當處以極刑。葛洪通過分開討論,把莊子為文之意與俗人的理解區分開來,調和了莊子思想與道教理論在“齊死生”問題上的分歧。
葛洪一方面全力宣揚道家全身保命的“貴生”思想,另一方面則極力排斥其“齊死生”論,最終走向了道教神仙信仰。
實際上,莊子“貴生”,順乎自然要求終其天年,固然有保命全身的考慮,然而莊子所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種不執著于物事的精神自由,因而在對待人的精神賴以存在的肉體的態度上,與葛洪絕不相同。
葛洪則極力宣揚莊子“貴生”思想,十分重視精神賴以存在的肉體,認為肉體的存在對修神仙術極其重要,因而采取了諸多法門以保存肉體:“以藥物養身,以術數延命,使內疾不生,外患不入,雖久視不死,而舊身不改,茍有其道,無以為難也?!? 葛洪認為憑借丹藥和神仙術,可長生久視,肉身成仙。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四字詞語里面有坐的
坐井觀天
如坐針氈
坐享其成
正襟危坐
如坐春風
坐以待斃
坐而論道
坐吃山空
坐懷不亂
坐立不安
坐失良機
坐臥不安
坐收漁利
席地而坐
如坐云霧
坐臥不寧
平起平坐
坐地分贓
坐擁書城
坐擁百城
一坐一起
割席分坐
坐觀成敗
眾人廣坐
坐不安席
坐不窺堂
坐以待旦
坐地自劃
坐無虛席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坐可可以組什么成語
坐字可以組的成語有:
坐不安席
坐不垂堂
坐不重席
坐不窺堂
坐吃山崩
坐吃山空
坐吃享福
坐籌帷幄
坐地分贓
坐地分臟
坐地自劃
坐而待斃
坐而待弊
坐而待旦
坐而待曙
坐而論道
坐觀成敗
坐懷不亂
坐戒垂堂
坐井觀天
坐井窺天
坐冷板凳
坐立不安
坐山觀虎斗
坐上琴心
坐失機宜
坐失良機
坐失事機
坐食山空
坐視不救
坐視不理
坐視成敗
坐收其利
坐收漁利
坐樹不言
坐樹無言
坐臥不安
坐臥不離
坐臥不寧
坐臥針氈
坐無車公
坐無公車
坐無虛席
坐享其成
坐享其功
坐薪嘗膽
坐薪懸膽
坐言起行
坐以待斃
坐以待旦
坐以待亡
坐擁百城
坐擁書城
坐于涂炭
坐運籌策
坐鎮雅俗
坐知千里
安坐待斃
璧坐璣馳
獨坐愁城
獨坐窮山,放虎自衛
獨坐窮山,引虎自衛
久坐地厚
行坐不安
滿坐風生
滿坐寂然
朋坐族誅
日坐愁城
如坐春風
如坐云霧
如坐針氈
穩坐釣魚船
穩坐釣魚臺
一坐皆驚
一坐盡驚
一坐盡傾
一坐一起
一坐之間
一坐之頃
遲疑坐困
裹糧坐甲
行動坐臥
行監坐守
行尸坐肉
行思坐籌
行思坐想
行思坐憶
行吟坐詠
行住坐臥
蒙然坐霧
三無坐處
束手坐視
因循坐誤
枕戈坐甲
春風中坐
稠人廣坐
灌夫罵坐
割席分坐
冥然兀坐
平起平坐
使酒罵坐
十眠九坐
肅然危坐
席地而坐
搖席破坐
正襟安坐
整襟危坐
正襟危坐
眾人廣坐
整衣危坐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一人向隅,滿坐不樂
希望能幫到您,求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與其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怎么翻譯?
It is better to stand and make actions than to just sit and talk.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坐而論道的成語典故
【出處】: 《抱樸子·用刑》:“通人揚子云亦以為肉刑宜復也,但廢之來久矣,坐而論道者,未以為急耳?!贝呵飼r期,孔子帶領弟子周游列國碰壁后,在冉求的幫助下,終于回到了父母之邦魯國,他與季康子是不相為謀。于是心著述,編輯整理《詩》《書》《禮》《樂》,用自己觀點撰寫《春秋》,同時又開壇講學,與弟子們坐而論道,一時弟子達3000人?!度龂萘x》第一百三回上方谷司馬受困五丈原諸葛禳星主簿楊颙諫曰:“某見丞相常自校簿書,竊以為不必。夫為治有體,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必使仆執耕,婢典爨,私業無曠,所求皆足,其家主從容自在,高枕飲食而已。若皆身親其事,將形疲神困,終無一成。豈其智之不如婢仆哉?失為家主之道也。是故古人稱:坐而論道,謂之三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昔丙吉憂牛喘,而不問橫道死人;陳平不知錢谷之數,曰:自有主者。今丞相親理細事,汗流終日豈不勞乎?司馬懿之言,真至言也?!笨酌髌唬骸拔岱遣恢?。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盡心也!”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漢唐時期,上朝時皇帝要向宰相“賜座”、“奉茶”,所謂坐而論道,但宋太祖時為了尊崇君上,取消了宰相的
D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材料中唐代之后宰相“坐而論道”待遇的降低,說明了宰相地位的下降,其根本原因在于為了強化制皇不斷削弱相直至廢除宰相,所以宰相待遇的降低反映的實質問題是相的削弱和皇不斷地加強,答案選D,A B C三項說法不符合上述題意特征。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坐而論道的意思是什么
坐而論道釋義:坐著空談大道理。指口頭說說,不見行動。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坐而論道易,起而行之難’是什么意思
坐而論道:原指坐著議論政事,后泛指空談大道理。 解釋:說說大道理誰都會,是容易的事。但是真正把這些道理付諸于行動,那就不容易了。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坐的組詞有哪些?
坐只有一個讀音,拼音是zuò,坐的組詞有坐鎮、靜坐、坐贓 、坐誤、坐落等。
一、坐鎮 [ zuò zhèn ]
解釋:安坐而以德威服人。
南朝 梁 任昉 《為蕭揚州薦士表》:“ 暕 坐鎮雅俗,弘益已多; 僧孺 訪對不休,質疑斯在?!?br>二、靜坐 [ jìng zuò ]
解釋:平靜地端坐。
《韓非子·十過》:“ 師涓 ……因靜坐撫琴而寫之?!?唐 王昌齡 《宴南亭》詩:“ 楚 客共閑飲,靜坐金管闋?!?br>三、坐贓 [ zuò zāng ]
解釋:亦作“ 坐臧 ”。犯貪污罪;判貪污罪。
《漢書·景帝紀》:“吏及諸有秩受其官所監、所治、所行、所將,其與飲食計賞費,勿論。它物,若買故賤,賣故貴,皆坐臧為盜,沒入臧縣官?!?br>四、坐誤 [ zuò wù ]
解釋:坐失(時機)。
毛澤東 《為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而斗爭》:“否則,因循坐誤,責有攸歸;全國喪亡,嗟悔無及?!?br>五、坐落 [ zuò luò ]
解釋:停留;落腳。
《元典章·戶部九·災傷》:“勸民於飛蝗坐落去處廣種豌豆?!?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南頂》:“廟雖殘破,而河中及土阜上皆有亭幛席棚,可以飲食坐落?!北緝热輥碜詆yjslw.com
坐什么什么的成語
坐井觀天、
坐地分贓、
坐享其成、
坐以待斃、
坐收漁利、
坐觀成敗、
坐山觀虎斗、
坐失良機、
坐懷不亂、
坐冷板凳、
坐立不安、
坐賈行商、
坐視不理、
坐而待旦、
坐樹無言、
坐吃山空、
坐靡廩餼、
坐愁行嘆、
坐地自劃、
坐臥針氈、
坐如春風、
坐以待亡、
坐臥不離、
坐擁百城、
坐不垂堂、
坐失時機、
坐收其利、
坐運籌策、
坐言起行、
坐知千里、
坐不窺堂、
坐吃享福、
坐鎮雅俗
坐無車公、
坐樓殺惜、
坐失機宜、
坐無公車、
坐而待曙、
坐于涂炭、
坐上琴心、
坐視不顧、
坐而論道、
坐地分賬、
坐耗山空、
坐客無氈、
坐如是觀、
坐不重席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大道而行,做而論道”是什么意思?
“大道而行,做而論道”,出自《周禮·冬官考工記》第六文中云:“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或坐而論道;或作而行之’;或審曲面勢,以飭五材,以辨民器;或通四方之珍異以資之;或飭力以長地財;或治絲麻以成之.‘坐而論道,謂之王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又查“坐而論道”的意思是:
古指王公大臣陪侍帝王議論政事;
指坐下來談論各項事理;
指脫離實際,空談大道理.很顯然,題目的意思是
? ? 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坐在那里屋里高談闊論、空講大道理的意思,這里敦促決策人不管辦什么事情都要用事實說話、身體力行,不能夠空談大道理大道之行也。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坐而論道什么意思
坐而論道;原指坐著議論政事,后泛指空談大道理。其出自《抱樸子·用刑》:“通人揚子云亦以為肉刑宜復也,但廢之來久矣,坐而論道者,未以為急耳。”希望能幫助到你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成語“坐而論道”擴展:
成語出處:《周禮 考工記序》:“坐而論道,謂之王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北緝热輥碜詆yjslw.com成語讀音:zuò ér lùn dào
反義詞:身體力行、事必躬親
近義詞:紙上談兵、徒托空言
造句:有些人只會坐而論道,而不辦實事。
成語注音:ㄗㄨㄛˋ ㄦˊ ㄌㄨㄣˋ ㄉㄠˋ
成語用法:坐而論道連動式;作主語、謂語、定語;含貶義。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英文翻譯:sit and prattle about the general principle
成語辨析:坐而論道與“紙上談兵”有別:坐而論道側重于形容說而不做;“紙上談兵”側重于形容不切實際。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簡拼:ZELD
繁體成語:坐而論道
成語解釋:論道:談論道理、學說、主張。坐著談論各種事理。形容脫離實際;空談理論。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