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坎井之蛙
“坎井之蛙”的成語故事:
很久以前,一只生活在廢井里從沒有跳出井來的青蛙,有吃有喝,覺得很滿足。一天他好奇問路過的海龜天有多大。海龜告訴他天是如何如何廣闊,青蛙不能理解海龜所描述的,總認(rèn)為天只不過井口那么大,海龜在騙他開心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坎井不知江海之遼闊的意思
“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坎井不知江海之遼闊。”出自桓寬的《鹽鐵論》。原文是:“宇棟之內(nèi),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窮夫否婦,不知國家之慮;負(fù)荷之商,不知猗頓之富。……” 燕雀之飛,高不過屋檐,它們不會(huì)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大。坎井之大,闊不過數(shù)尺,它不能想象江海有多么寬廣。比喻眼界狹小的庸人不可能理解有志者的廣闊胸懷。以燕雀、坎井作比,說明放不開眼界就無法認(rèn)識大千世界。告訴我們,人不要把自己局限在狹小的生活圈內(nèi),要廣泛接觸社會(huì),才能博聞廣識。來自公益成語網(wǎng):gyjslw.com
坎井之蛙全文翻譯
在一口淺井里有一只青蛙.它對從東海中來的大鱉說:“我多么快樂啊!出去玩玩,就在井口的欄桿上蹦蹦跳跳,回來休息就蹲在殘破的井壁的磚窟窿里休息休息;跳進(jìn)水里,水剛好托著我的胳肢窩和面頰;踩泥巴時(shí),泥深只能淹沒我的兩腳,漫到我的腳背上。回頭看一看那些赤蟲、螃蟹與蝌蚪一類的小蟲吧,哪個(gè)能同我相比哪一天!并且,我獨(dú)占一坑水,在井上想跳就跳,想停就停,真是快樂極了!您為什么不常來我這里參觀參觀呢?” 海鱉左腳還沒踏進(jìn)井里,右腿已被井壁卡住了。于是,它在井邊偷竊地徘徊了一陣就退回來了,把大海的景像告訴青蛙,說道:“千里的確很遠(yuǎn),可是它不能夠形容海的遼闊;千仞的確很高,可是它不能夠控明海的深度。夏禹的時(shí)候,10年有9年水災(zāi),可是海水并不顯得增多;商湯時(shí),8年有7年天旱,可是海水也不顯得減少。永恒的大海啊,不隨時(shí)間的長短而改變,也不因?yàn)橛炅康亩嗌俣鴿q落。這才是往在東海里最大快樂啊!” 淺井的青蛙聽了這一番話,惶恐不安,兩眼圓睜睜地好像失了神。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 .. 【寓意】宇宙無終極,學(xué)識無窮盡。這則寓言告誡人們,千萬不要因一孔之見,便洋洋自得,不要因一得之功,便沾沾自喜。來自公益成語網(wǎng):gyjslw.com
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坎井不只江海之遼闊是什么意思?
“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坎井不知江海之遼闊。”出自桓寬的《鹽鐵論》。原文是:“宇棟之內(nèi),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窮夫否婦,不知國家之慮;負(fù)荷之商,不知猗頓之富。……” 燕雀之飛,高不過屋檐,它們不會(huì)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大。坎井之大,闊不過數(shù)尺,它不能想象江海有多么寬廣。比喻眼界狹小的庸人不可能理解有志者的廣闊胸懷。 以燕雀、坎井作比,說明放不開眼界就無法認(rèn)識大千世界。告訴我們,人不要把自己局限在狹小的生活圈內(nèi),要廣泛接觸社會(huì),才能博聞廣識。來自公益成語網(wǎng):gyjslw.com
坎井之蛙翻譯
The Frog in the Shallow Well(井底之蛙)來自公益成語網(wǎng):gyjslw.com
坎井之蛙的翻譯??急啊!!!!!!
公孫龍問于魏牟曰(1):“龍少學(xué)先王之道,長而明仁義之行;合同異,離堅(jiān)白(2);然不然,可不可(3);困百家之知,窮眾口之辯(4);吾自以為至達(dá)矣(5)。今吾聞莊子之言,汒焉異之(6);不知論之不及與?知之弗若與(7)?今吾無所開吾椽(8),敢問其方(9)。”公子牟隱機(jī)太息(10),仰天而笑曰:“子獨(dú)不聞夫坎井之蛙乎(11)?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吾跳梁乎井干之上(12), 入休乎缺瓷之崖(13);赴水則,接腋持頤(14),蹶泥則沒足滅附(15),還蝦蟹與科斗(16),莫吾能若也(17)。且夫擅一壑之水(18),而跨跨坎井之樂(19),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時(shí)來人觀乎(20)?’東海之鱉左足未入,而右膝已蟄矣(21)。于是造巡而卻(22),告之海曰:‘夫千里之遠(yuǎn),不足以舉其大(23);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shí)十年九潦(24),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shí)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25)。夫不為頃久推移(26),不以多少進(jìn)退者(27),此亦東海之大樂也。’于是坎井之蛙聞之,適適然驚(28),規(guī)規(guī)然自失也(29)。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競(30),而猶欲觀于莊子之言(31),是猶使蚊負(fù)山,商炬馳河也(32),必不勝任矣。且夫知不知論極妙之言而自適一時(shí)之利者(33),是非坎井之蛙與?且彼方毗黃泉而登大皇(34),無南無北,爽然四解(35),淪于不測(36);無東無西,始于玄冥(37),反于大通(38)。子乃規(guī)規(guī)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辯,是直用管窺天(39),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乎!且子獨(dú)不聞夫壽陵余子之學(xué)行于邯鄲與(40)?未得國能(41),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42)!今子不去,將忘子之故,失子之業(yè)。”公孫龍口賦而不合(43),舌舉而不下,乃逸而走(44)。
[注釋]
(1)
公孫龍:戰(zhàn)同時(shí)期趙國人,曾作過平原君的門客。名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以善辯著稱,提出“白馬非馬”、“離堅(jiān)白”、“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等著名論題,在諸子百家中有重要影響。現(xiàn)保存之《公孫龍子》六篇,為其代表作。公孫龍所處時(shí)代比莊子稍后,此處或?yàn)榍f子弟子、后學(xué)所記。魏牟:魏國公子,從其言論推斷,為莊子推崇之得道者。《荀子·非十二子》載:“縱情性,安恣睢,禽獸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它囂、魏牟也。”
(2)
合同異:為名家惠施一派的典型命題,強(qiáng)調(diào)事物的同一性。合同異揭示事物同異關(guān)系的相對性,有一定合理因素,但片面夸大同一性,極而言之,把天與地,無限大的大一與無限小的小一,生與死,中正與偏斜等等,都看成無差別的同一,抹滅事物質(zhì)的區(qū)別,而陷入相對主義錯(cuò)誤。離堅(jiān)白:為公孫龍的著名命題。出自《公孫龍子·堅(jiān)白論》,認(rèn)為一塊堅(jiān)硬的白石,堅(jiān)白兩種性是分離的,因?yàn)檠劭吹冒锥鵁o堅(jiān),手摸得堅(jiān)而無白,只能說堅(jiān)石、白石,不能說堅(jiān)白石,從而把客體各種性分
割開來,否認(rèn)它們之間具有同一性。同時(shí)認(rèn)為主體視觸等感覺亦不能相通,思維對感覺亦無綜合作用,一切都是分離的,這就把認(rèn)識限制在只能獲取直觀的、支離破碎的印象,而不能得到整體的正確認(rèn)識,陷入不可知論。
(3)
然不然,可不可:以不然為然,以不可為可。就是在辯論中,把別人認(rèn)為不對的論說成對,把別人認(rèn)為不可以的淪說成可以。
(4)
知:知識、見解。辯:口才。
(5)
至達(dá):極為通達(dá)事理。
(6)
汒焉:同茫然,迷惆不清之意。汒同茫。
(7)
論:指口才、辯才。知:指知識、智力。
(8)
喙(hui):鳥獸的嘴,此指人之口。因莊子之言奇異虛玄,公孫龍無從理解,雖善辯亦不知從何開口。
(9)方,方法、方術(shù)、道理。
(10)
公子牟:即魏牟。隱機(jī)大息:公子牟是位得道者,體道清高,超然物外,對公孫龍熱衷干世間的是非之爭,以能言善辯自許、不明大道的淺薄無知,而深深嘆息。隱機(jī),背靠小幾。古人席地而坐,靠小幾以減輕疲勞。機(jī),同幾。
(11)
坎井:淺井。獨(dú):惟獨(dú)、只有之意。
(12)
跳梁:又作跳踉,跳躍之意。井于,井上之圍欄。
(13)
缺瓷之崖:井壁缺口靠水之處,井蛙在這里休息。甃(zh6u),井壁。崖,水邊。
(14)
腋,腋窩。頤:兩腮下面。這句指井蛙人水時(shí),水托在前肢和兩腮下面。
(15)蹶(jué
):踐踏。附(fū):腳背。沒滅:埋到、埋沒之意。
(16)還:環(huán)視,向周圍看。虷(hán
,):井中赤蟲。又說為了了,蚊子幼蟲。蟹:小螃蟹。科斗,蝌蚪,蛙類幼蟲。
(17)莫吾能若:“莫能若吾”的賓語提前,表示強(qiáng)調(diào)。沒有能象我這樣的。
(18)
且夫:遞進(jìn)連詞,表句子或段落意義的連接和加深,與況且、再說意思接近。擅:獨(dú)占。壑:深溝,此指土井。
(19)跨躊:形容蛙在井中跳躍、蹲踞的神態(tài),跱(Zhì)
,蹲著。
(20)
夫子:井蛙對東海之鱉的尊稱。奚,何。時(shí)來:時(shí)常前來,經(jīng)常前來,
(21)縶(zhí)
:絆住。東海之鱉身軀巨大,而坎井空間狹小,所以左足未踏到井底,右膝就被絆住了。
(22)逡(qún
)巡:猶豫徘徊,遲疑不決。
(23)
舉:稱說,形容。
(24)
潦:同澇,雨水過多,發(fā)生水災(zāi)。
(25)
崖,同涯,水邊,此指海水邊緣。這句意為雖多年干旱水少,海水也不會(huì)因而減少,使海水邊界向內(nèi)縮小。
(26)
頃:短暫。久:長久。推移:改變、變化。
(27)
不以多少進(jìn)退者:不會(huì)因雨水之多少而使海水有所進(jìn)退。
(28)
適適然:驚駭恐怖的樣子。
(29)
規(guī)規(guī)然:驚視自失的樣子。形容井蛙聽到關(guān)于大海的議論,驚怖不已,茫然自失的神態(tài)。
(30)
知不知:智慧不能通曉。前一知,通智,指人的智能、智慧,后一知,當(dāng)通曉講。竟:同境。
(31)觀:觀察領(lǐng)會(huì)。
(32)
商蚷(jù):又名馬蚿、馬陸,一種暗褐色小蟲,棲息于濕地和石堆下,能在陸地爬行,不會(huì)游水。
(33)極妙之言:指莊子講論大道極其玄虛微妙的言論。適:快意、滿足。此句意為:況且智慧不足以理解和論述極微妙玄虛之言,而自滿自足于一時(shí)口舌相爭之勝利。
(34)
彼:指莊子。跐(cǐ):踏地、履也。黃泉:地底深處之泉水,此泛指地下極深處,大皇:指天之極高處,大,同太。此句意為,莊子之言,神妙無方,變幻莫測,就象剛剛踏在地之極深處,忽而又升至天的極高處。
(35)
奭(shì)然:釋然,逍遙自在,無拘無束的樣子。四解:四面八方無不通達(dá)理解。
(36)
淪于不側(cè):深入于不可測知的境界。
(37)
玄冥:幽遠(yuǎn)暗昧不可測知的玄妙境界。
(38)
大通:于萬事萬物之道無不通達(dá)。
(39)
規(guī)規(guī)然:瑣細(xì)分辨的樣子。用管窺天:從管子里去看天,比喻聽見極小。
(40)
壽陵:燕國邑名。余子:少年。邯鄲:趙國都城。
(41)
國能:趙國人行路的本領(lǐng)。
(42)
直:竟然。匍匐:爬行。
(43)
呿(qū):張開口。
(44)
逸:逃走。走:奔跑。言公孫龍聽了魏牟一番高論,驚異得合不攏嘴,說不出話,匆忙逃離了。
[譯文]
公孫龍問魏牟說:“我少年時(shí)就學(xué)習(xí)先王大道,年長后通曉仁義的行為,能把相同相異的事物論證為無差別的同一,能把堅(jiān)白等性論證為與物體相分離;能在辯論中把別人認(rèn)為不對的論說成對,把別人認(rèn)為不可以的淪說成可以;能困窘百家之見解,使眾多善辯者理屈辭窮;我自以為已經(jīng)是極力通達(dá)事理了。現(xiàn)在我聽了莊子的言論;深感迷惆不解;不知是我的辯才不及他高呢?還是知識不如他博呢?現(xiàn)在我都不知道從哪里開口了,請問這是什么道理呢?”魏牟憑靠小幾深深嘆息,又仰天而笑說:“唯獨(dú)你沒有聽說淺井之蛙的故事嗎?井蛙對東海之鱉說:‘我多么快樂呀!我跳到井欄上,又蹦回到井中,在井壁缺口水邊休息,游水則井水托莊腋窩和兩腮之下,踐踏淤泥則沒過腳背;環(huán)視周圍的小紅蟲。小螃蟹、小蝌蚪,沒有能象我這樣自如的!況且獨(dú)占一井之水,在其中跳躍蹲踞的樂趣,這也就算達(dá)到極點(diǎn)了,你先生何不時(shí)常進(jìn)來觀光呢?’東海之鱉左足還沒有踏到井底,右膝就被絆住了。于是,遲疑一會(huì)就退出來了,并告訴井蛙關(guān)于大海的樣子說:‘用千里的遙遠(yuǎn),不足以形容海之大;用八千尺的高度,不足以窮盡海之深。大禹的時(shí)代,十年有九年發(fā)生水災(zāi),而海水并不因此而增加;商湯時(shí)代,八年有七年鬧旱災(zāi),海水邊沿也不因此而向后退縮。它不為時(shí)間的短暫和長久而有所改變,不因雨水多少而有所進(jìn)退,這也就是東海之最大樂趣啊!’淺井之蛙聽了這些,驚怖不己,現(xiàn)出茫然自失的樣子。再說,你的知慧還未能通曉是非之究竟,就要觀察領(lǐng)會(huì)莊子的言論,這就如同讓蚊子背大山,讓商蛆在河中游一樣,必定不能勝任。況且你的智慧不足以理解和論述極微妙之言論,而自滿自足于一時(shí)口舌相爭之勝利,這不是和淺井蛙一樣嗎?再說莊子之言玄妙莫測,就象剛剛站在地下極深處,又忽而上升天之極高處,不分南北,四面暢通無滯礙,深入于不可知之境;不分東西,從幽遠(yuǎn)暗昧之境開始,再返回于無不通達(dá)之大道。你就只知瑣細(xì)分辨,想用明察和辯論去求索其理,這簡直是從管子里看天,用錐子尖指地一樣,不是所見大小了嗎?你去吧,惟獨(dú)你沒有聽過壽陵少年去邯鄲學(xué)習(xí)走步的故事嗎?沒有學(xué)會(huì)趙國人走路的技藝,反而把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記了,只好爬著回去!現(xiàn)在你要不離開,
將會(huì)忘記原來的本事,失掉固有的事業(yè)。”公孫龍聽了這套高論,驚異得合不攏嘴,說不出話,就匆忙逃離了。來自公益成語網(wǎng):gyjslw.com
文言文 懂的來 給重金 公子牟隱機(jī)大息,仰天而笑曰 子獨(dú)不聞夫坎井之蛙乎。。。 解釋公子牟隱機(jī)大息
解釋詞義: 大息:即“太息”。大聲長嘆,深深地嘆息。 樂:快樂。 吾樂與,我快樂呀!與同“歟”。 奚:疑問代詞,為什么。子奚不時(shí)來入觀乎?你為什么不隨時(shí)來井里看看呢? 潦:本指積水。古通“澇”,水澇。 翻譯引文: 于是逡巡而卻,告之海曰:‘夫千里之遠(yuǎn),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shí)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shí)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 翻譯: 于是遲疑了一陣子之后又把腳退了出來,把大海的情況告訴給淺井的青蛙,說:‘千里的遙遠(yuǎn),不足以稱述它的大;千仞的高曠,不足于探究它的深。夏禹時(shí)代十年里有九年水澇,而海水不會(huì)因此增多;商湯的時(shí)代八年里有七年大旱,而岸邊的水位不會(huì)因此下降。……‘ 包含的成語:井底之蛙。含義是盲目自滿,自我陶醉的人,必授人以笑柄。告訴人,如果長期把自己束縛在一個(gè)狹小的天地里,就會(huì)變得目光短淺,自滿自足。來自公益成語網(wǎng):gyjslw.com
古文 坎井之蛙 譯文
在一口淺井里有一只青蛙。……它對從東海中來的大鱉說:“我多么快樂啊!出去玩玩,就在井口的欄桿上蹦蹦跳跳,回來休息就蹲在殘破的井壁的磚窟窿里休息休息;跳進(jìn)水里,水剛好托著我的胳肢窩和面頰;踩泥巴時(shí),泥深只能淹沒我的兩腳,漫到我的腳背上。回頭看一看那些赤蟲、螃蟹與蝌蚪一類的小蟲吧,哪個(gè)能同我相比哪一天!并且,我獨(dú)占一坑水,在井上想跳就跳,想停就停,真是快樂極了!您為什么不常來我這里參觀參觀呢?” 海鱉左腳還沒踏進(jìn)井里,右腿已被井壁卡住了。于是,它在井邊偷竊地徘徊了一陣就退回來了,把大海的景像告訴青蛙,說道:“千里的確很遠(yuǎn),可是它不能夠形容海的遼闊;千仞的確很高,可是它不能夠控明海的深度。夏禹的時(shí)候,10年有9年水災(zāi),可是海水并不顯得增多;商湯時(shí),8年有7年天旱,可是海水也不顯得減少。永恒的大海啊,不隨時(shí)間的長短而改變,也不因?yàn)橛炅康亩嗌俣鴿q落。這才是往在東海里最大快樂啊!” 淺井的青蛙聽了這一番話,惶恐不安,兩眼圓睜睜地好像失了神。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 .. 【說明】宇宙無終極,學(xué)識無窮盡。這則寓言告誡人們,千萬不要因一孔之見,便洋洋自得,不要因一得之功,便沾沾自喜。來自公益成語網(wǎng):gyjslw.com
坎井之蛙的翻譯
是文言文〈坎井之蛙〉,以下是譯文了,可以看看:)~在一口淺井里有一只青蛙.它對從東海中來的大鱉說:“我多么快樂啊!出去玩玩,就在井口的欄桿上蹦蹦跳跳,回來休息就蹲在殘破的井壁的磚窟窿里休息休息;跳進(jìn)水里,水剛好托著我的胳肢窩和面頰;踩泥巴時(shí),泥深只能淹沒我的兩腳,漫到我的腳背上。回頭看一看那些赤蟲、螃蟹與蝌蚪一類的小蟲吧,哪個(gè)能同我相比哪一天!并且,我獨(dú)占一坑水,在井上想跳就跳,想停就停,真是快樂極了!您為什么不常來我這里參觀參觀呢?” 海鱉左腳還沒踏進(jìn)井里,右腿已被井壁卡住了。于是,它在井邊偷竊地徘徊了一陣就退回來了,把大海的景像告訴青蛙,說道:“千里的確很遠(yuǎn),可是它不能夠形容海的遼闊;千仞的確很高,可是它不能夠控明海的深度。夏禹的時(shí)候,10年有9年水災(zāi),可是海水并不顯得增多;商湯時(shí),8年有7年天旱,可是海水也不顯得減少。永恒的大海啊,不隨時(shí)間的長短而改變,也不因?yàn)橛炅康亩嗌俣鴿q落。這才是往在東海里最大快樂啊!” 淺井的青蛙聽了這一番話,惶恐不安,兩眼圓睜睜地好像失了神。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來自公益成語網(wǎng):gyjslw.com
坎井之蛙的翻譯
成語: 坎井之蛙 發(fā)音: kǎn jǐng zhī wā 解釋: 廢井里的青蛙。比喻見識不多的人。 莊子.秋水:「夫坎井之蛙乎,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出跳梁乎井 干之上。』」后比喻見識淺薄的人。荀子.正論:「坎井之蛙不可與語東海之樂。」 出處: 《荀子·正論》:“淺不足與測深,愚不足與謀知,坎井之蛙,不可與語東海之樂。” 示例: 宇棟之內(nèi),燕雀不知天地之高也;~,不知江海之大。(漢·桓寬《鹽鐵論·復(fù)古》)來自公益成語網(wǎng):gyjslw.com
《坎井之蛙》全文的意思
坎井之蛙全文翻譯在一口淺井里有一只青蛙.它對從東海中來的大鱉說:“我多么快樂啊!出去玩玩,就在井口的欄桿上蹦蹦跳跳,回來休息就蹲在殘破的井壁的磚窟窿里休息休息;跳進(jìn)水里,水剛好托著我的胳肢窩和面頰;踩泥巴時(shí),泥深只能淹沒我的兩腳,漫到我的腳背上。回頭看一看那些赤蟲、螃蟹與蝌蚪一類的小蟲吧,哪個(gè)能同我相比哪一天!并且,我獨(dú)占一坑水,在井上想跳就跳,想停就停,真是快樂極了!您為什么不常來我這里參觀參觀呢?”海鱉左腳還沒踏進(jìn)井里,右腿已被井壁卡住了。于是,它在井邊偷竊地徘徊了一陣就退回來了,把大海的景像告訴青蛙,說道:“千里的確很遠(yuǎn),可是它不能夠形容海的遼闊;千仞的確很高,可是它不能夠控明海的深度。夏禹的時(shí)候,10年有9年水災(zāi),可是海水并不顯得增多;商湯時(shí),8年有7年天旱,可是海水也不顯得減少。永恒的大海啊,不隨時(shí)間的長短而改變,也不因?yàn)橛炅康亩嗌俣鴿q落。這才是往在東海里最大快樂啊!”淺井的青蛙聽了這一番話,惶恐不安,兩眼圓睜睜地好像失了神。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寓意】宇宙無終極,學(xué)識無窮盡。這則寓言告誡人們,千萬不要因一孔之見,便洋洋自得,不要因一得之功,便沾沾自喜。來自公益成語網(wǎng):gyjslw.com
成語“坎井之蛙”擴(kuò)展: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造句:宇棟之內(nèi),燕雀不知天地之高也;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漢 桓寬《鹽鐵論 復(fù)古》)
英文翻譯:a frog in a pit
成語讀音:kǎn jǐng zhī wā
近義詞:井底之蛙
成語注音:ㄎㄢˇ ㄐ一ㄥˇ ㄓ ㄨㄚ
成語字?jǐn)?shù):四字成語
成語出處:莊周《莊子 秋水》:“子獨(dú)不聞夫坎井之蛙乎?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來自公益成語網(wǎng):gyjslw.com
成語解釋:廢井里的青蛙。比喻見識不多的人。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成語簡拼:KJZW
成語用法:坎井之蛙偏正式;作賓語;比喻見識短淺的人。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wǎng)收集整理發(fā)布,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