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獨善其身”的成語故事
“獨善其身”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孟子勸宋勾踐到別國去游說仁學。宋勾踐向孟子請教如何游說。孟子說:“尊崇儒道,樂于仁義。君子為人,窮困時不要失掉仁義,得志時不要失去理智,這樣窮困時能獨善其身,自得其樂,得志時能兼顧天下的利益。”獨善其身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寓意
獨善其身的意思是:指做不上官就修養好自身,保持個人節操。
寓意:在污濁的環境中能不受干擾地堅持自己的美好品格。也比喻只顧自身而不管他人的個人主義處世哲學。
獨善其身[ dú shàn qí shēn ]?
1. 【解釋】:獨:唯獨;善:好,維護。
2. 【出自】:《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3. 【例句】:獨善其身的思想是要不得的,它是一種個人主義的處世哲學。
4. 【近義詞】:逍遙自得、 潔身自愛
5. 【反義詞】:見義勇為、 舍己為人
擴展資料:
成語示例
1、中國人講究’獨善其身’,’每日三省吾身’,即通過自我的修煉來保持心靈的平衡,和西方文化相比,我國傳統文化是內斂的、含蓄的。
2、人們往往安于支配、樂于支配,不需要太多的棱角,不需要有工作的創見,在個性上就提倡’修身養性’,’收斂身心’,’滅人欲’,’窮則獨善其身’。
3、《北史·袁翻傳》:’ 翻 名位俱重,當時賢達咸推與之。然獨善其身,無所獎拔,排抑后進,論者鄙之。’
4、《陳書·虞荔傳》:’ 高祖 遺 荔 書曰:’……當今朝廷惟新,廣求英雋,豈可棲遲東土,獨善其身?今令兄子將接出都,想必副朝廷虛遲也。’’
5、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我獨善其身什么意思
《孟子》原文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后人常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達則兼濟天下,貧則獨善其身是什么意思?
1、“達則兼濟天下,貧則獨善其身”出自《孟子·盡心上》,原句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時就潔身自好修養個人品德,得志時就使天下都能達到這樣水品。2、進一步大白話解釋:沒錢沒能力影響別人時起碼管好自己,有更大能力時要為社會做貢獻使大眾達到高級精神世界。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上善若水,獨善其身”這句話出自哪里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八章,獨善其身語出《孟子·盡心上》。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譯文:身居高位的人最好的行為 像自然界的水一樣呵護大家。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孟子·盡心上》: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譯文:古代的人,得意時,恩惠遍及百姓;不得意時,修養品德以顯于世。失意時完善自己的身心,得意時則拯濟天下。?
擴展資料:
“上善若水”,是說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爭利,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正如古人所說的:“到江送客棹,出岳潤民田。”凡是能利物、利人之事,水都盡力去為。水的這種特性,可謂之“上善”。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贊美水,認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他的言行有類于水。
為什么說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釋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后,而常德眾之先。’以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而無取于萬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濕的地方。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上善若水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獨善其身什么意思?
獨善其身出自《孟子·盡心上》,原句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時就潔身自好修養個人品德,得志時就使天下都能這樣”。 【原文】 孟子謂宋勾踐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語子游:人知之,亦囂囂(3); 人不知,亦囂囂。” 曰:“何如斯可以囂囂矣?” 曰:“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土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窮不失義,故士得己①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 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 天下。” 【注釋】 ①宋勾踐:人名,姓宋,名勾踐,生平不詳。②游;指游說。 囂囂:安詳自得的樣子。④得己:即自得。 【名言故事】: 孟子對宋勾踐說:“你喜歡游說各國的君主嗎?我告訴你游說的態度:別人理解也安詳自得;別人不理解也安詳自得。” 宋勾踐問:“怎樣才能做到安詳自得呢?” 孟子說:“尊崇道德,喜愛仁義,就可以安詳自得了。所以士人窮困時不失去仁義;顯達時不背離道德。窮困時不失去仁義,所 以安詳自得;顯達時不背離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時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時修養自身以顯現于世。窮困時獨善其身,顯達時兼善天下。”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獨善其身是什么意思?
獨善其身【拼音】:dú shàn qí shēn【釋義】:獨:唯獨;善:好,維護。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養好自身。現指只顧自己,不管別人。【出處】:《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獨善其身 是什么意思
獨善其身,原指獨自修養身心,保持個人的節操。后指只顧自己,不管他人的個人主義處事哲學。語出《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趙岐注:“獨治其身以立于世間,不失其操也。”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獨善其身善是什么意思
善:好,維護
獨善其身?[ dú shàn qí shēn ]?
【解釋】:獨:唯獨;善:好,維護。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養好自身。現指只顧自己,不管別人。
【出自】:戰國?孟子《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譯文】:窮困時,獨自保持自己的善性,達則把善一起歸于天下
【近義詞】:逍遙自得、潔身自愛、自得其樂、獨善吾身、潔身自好、自私自利、明哲保身
【反義詞】:見義勇為、舍己為人、自得其樂、心懷天下、急公好義、助人為樂
擴展資料
近義詞
一、逍遙自得?[ xiāo yáo zì dé ]?
【解釋】:無拘無束,安閑自得。
【出自】:先秦·莊周《莊子·讓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譯文】:白天出門辛勤地工作,太陽落山了便回家去休息,逍遙于天地間,而心意自得
二、潔身自愛?[ jié shēn zì ài ]?
【解釋】:保持自己純潔,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顧自己好,不關心公眾事情。
【出自】:戰國?孟子《孟子·萬章上》:“歸潔其身而已矣。”
【譯文】:保持自己純潔,不同流合污就行了
三、自得其樂?[ zì dé qí lè ]?
【解釋】:自己能從中得到樂趣。
【出自】:明·陶宗儀《輟耕錄》卷二十:“白翎雀生于烏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鳴,自得其樂。”
【譯文】:白翎雀生在烏桓沙漠的土地,雌雄和鳴叫,從得到的快樂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什么叫個【獨善其身】 最詳細的答案???
獨善其身,漢語成語。拼音:dú shàn qí shēn原指獨自修養身心,保持個人的節操。后指只顧自己,不管他人的個人主義處事哲學。語出《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趙岐注:’獨治其身以立于世間,不失其操也。’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獨善其身”是什么意思?
“獨善其身”指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養好自身。現指只顧自己,不管別人。
獨善其身,【拼音】: dú shàn qí shēn
【出處】: 《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造句】:
1、 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
2、獨善其身,明哲保身是個人主義的處世哲學。
3、只知獨善其身的官員不是好官。
4、“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是眾多中國知識分子處世的座右銘。
5、他是個獨善其身的人,這樣的事難道他會站出來主持公道嗎?
【近義詞】:?自得其樂、潔身自好、自私自利
【反義詞】:?助人為樂、舍己為人、見義勇為
【燈謎】:?閉門思過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個人修養
【英文】: maintain personal integrity ring chaotic times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獨善其身”擴展:
成語注音:ㄉㄨˊ ㄕㄢˋ ㄑ一ˊ ㄕㄣ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簡拼:DSQS
成語解釋:善:弄好。原指加強其自身的品德修養。現指只要自己好而不關心別人的個人主義處世哲學。
近義詞:自得其樂、潔身自好、自私自利、明哲保身
英文翻譯:attend to one's own virtue in solitude
成語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俄文翻譯:думать тóлько о самоусовершéнствовании
造句: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
反義詞:助人為樂、舍己為人、見義勇為
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繁體成語:獨善其身
成語用法:獨善其身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讀音糾正:其,不能讀作“qī”。
成語謎語:閉門思過
成語讀音:dú shàn qí shēn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