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獨”字的成語「巋然獨存」
本頁導(dǎo)讀:此網(wǎng)頁介紹成語“巋然獨存”的拓展閱讀資料,主要內(nèi)容包括成語的詞條資料以及擴展資料:文中的劉安世能成為"巋然獨存"的諫官,主要靠哪些因素促成、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獨的成語、巋然獨存的成語典故、等
目錄索引:
1:成語“巋然獨存”的詞條資料
2:文中的劉安世能成為"巋然獨存"的諫官,主要靠哪些因素促成
3: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
4:獨的成語
5:巋然獨存的成語典故
成語“巋然獨存”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kuī rán dú cún
成語簡拼:KRDC
成語注音:ㄎㄨㄟ ㄖㄢˊ ㄉㄨˊ ㄘㄨㄣ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字?jǐn)?shù):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出處:漢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見隳壞,而靈光巋然獨存。”摘自m.zfbfc.com
成語解釋:形容經(jīng)過變亂而惟一幸存的事物。
成語用法:巋然獨存偏正式;作謂語;形容經(jīng)過變故后唯一幸存的人或物。
成語造句:明·袁宏道《場屋后記·緱山》:“古跡皆荒,唯天后碑刻,巋然獨存。”
英文翻譯:stand alone immutably
成語“巋然獨存”的擴展資料
1. 文中的劉安世能成為巋然獨存的諫官,主要靠哪些因素促成劉安世(1048年—1125年),字器之,號元城、讀易老人。魏(今河北館陶縣劉奇固)人。北宋后期大臣,以直諫聞名,被時人稱之為“殿上虎”。熙寧六年(1073年),登進士第,不就選。摘自公益成語網(wǎng):m.zfbfc.com
2. 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
【馮友蘭自題聯(lián)】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馮友蘭集句自題座右銘(此聯(lián)約寫于1987年。時作者已92歲,視力與精力均已不濟;但仍奮力向前,依靠助手完成《中國哲學(xué)中新編》。“闡舊邦以輔新命”句,語出《詩經(jīng)·大雅·文王》:“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關(guān)于此句作者曾在《康有為‘公國上書’書后》中寫道:“我把這兩句詩簡化為‘舊邦新命’。這四個字,中國歷史發(fā)展的新階段足以當(dāng)之。”“舊邦”,指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tǒng)。“新命”,指現(xiàn)代化和建設(shè)社會主義。“闡舊邦以輔新命”是作者平生志向。“極高明而道中庸”句,語出《中庸》第27章:“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學(xué)問,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高明”,謂性格高亢明爽。“中庸”,謂不偏叫中,不變叫庸。儒家以中庸為最高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此句為作者平生追求之境界。此聯(lián)集前人句,工穩(wěn)自然,而恰切地描繪作者之形象,極佳。)內(nèi)容來自公益成語:m.zfbfc.com
3. 獨的成語
獨當(dāng)一面獨出心裁無獨有偶匠心獨具金雞獨立獨樹一幟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有問題可以追問。滿意請及時,謝謝!公益成語:m.zfbfc.com
4. 巋然獨存的成語典故
出處 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見隳壞,而靈光巋然獨存。”摘自公益成語網(wǎng):m.zfbfc.com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wǎng)收集整理發(fā)布,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