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字的成語「極而言之」
本頁導讀:此網頁介紹成語“極而言之”的拓展閱讀資料,主要內容包括成語的詞條資料以及擴展資料:極了王道是成語嗎、“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己了,深自誤哉”是什么意思?、"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什么意思啊、極,四字成語、"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什么意思啊謝謝了,大神幫忙啊、極而言之造句,急呀、極開頭四字成語成語,極什么,什么之什么而什么之的成語。(除了堂而皇之)極什么之的成語以極開頭的成語等
目錄索引:
1:成語“極而言之”的詞條資料
2:極了王道是成語嗎
3:“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己了,深自誤哉”是什么意思?
4:"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什么意思啊
5:極,四字成語
6:"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什么意思啊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7:極而言之造句,急呀
8:極開頭四字成語
成語“極而言之”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jí ér yán zhī
成語簡拼:JEYZ
成語注音:ㄐ一ˊ ㄦˊ 一ㄢˊ ㄓ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反義詞:藏頭露尾
成語出處:明 袁宏道《與仙人論性書》:“極而言之,亦是心形煉極所現之象?!眮碜怨娉烧Z網:m.zfbfc.com
成語解釋:從最極端的情況來說。指把話說到頭。
成語用法:極而言之緊縮式;作賓語、分句;指把話說到頭。
成語造句:毛澤東《堅定地相信群眾的大多數》:“說這個話是極而言之,把問題講透。”
英文翻譯:if the worst comes to the worst
成語“極而言之”的擴展資料
1. 極了王道是成語嗎不是
極而言之 從最極端的情況來說。指把話說到頭。
極樂世界 佛教指阿彌陀佛居住的地方。后泛指幸福安樂的地方。
極天際地 形容十分高大。
極目迥望 極:盡;迥:遠。盡眼力之所及眺望遠方。
極目遠眺 極:盡;眺:望。盡眼力之所及眺望遠方。
極深研幾 研:研究,審查;幾:細微。形容鉆研深刻、細致。
極本窮源 指徹底地推究本源。
極惡不赦 罪大惡極,不可饒恕。
極惡窮兇 指極端兇惡。
極古窮今 指窮盡古今。
極口項斯 指滿口贊譽。項斯、唐代詩人,為楊敬之所器重,敬之贈詩有“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之句。
極目遠望 指用盡目力向遠處眺望。
極情盡致 指將意趣風致表現得很充分。
極情縱欲 竭力滿足自己的情感和貪欲而不加節制。
極深研幾 研:研究,審查;幾:細微。指探討研究事物的深奧隱微之處。
極壽無疆 指永存。
極天蟠地 指充塞天地之間。來自m.zfbfc.com
2. “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己了,深自誤哉”是什么意思?
“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己了,深自誤哉。”出自《大醫精誠》。
翻譯:所以學醫的人,一定要廣泛地窮盡醫學的本領,心勤奮,毫不懈怠,不能聽到幾句沒有根據的傳聞,就說醫學已經全部掌握,而自己已經不用再繼續學習的人,那是犯了重大錯誤的。
《大醫精誠》原文、注音及翻譯 ???????
原文:
張湛曰:“夫經方之難精,由來尚矣?!苯癫∮袃韧猱?,亦有內異而外同,故五藏六腑之盈虛,血脈榮衛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診候以審之。而寸口關尺,有浮沉弦緊之亂;俞穴流注,有高下淺深之差;肌膚筋骨,有厚薄剛柔之異。
唯用心精微者,始可與言于此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淺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虛而損之,通而徹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熱而溫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見其死矣。
故醫方卜筮(shì),藝能之難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不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
譯文:
張湛(可能就是《列子》的注家,晉代人):“以經絡治療(指針灸術等)和方劑為主的醫術難以達到精妙的高度,由來已久,都是這樣。”現在的病,有實質相同而表征不同,有實質不同而表征相同,故而,五臟六腑是實癥還是虛癥,血脈和營氣衛氣是通暢還是阻塞,本來不是耳朵眼睛等感覺器官一下子能夠查明的,一定要診明征候然后加以審視。
而把脈寸關尺,有浮脈、沉脈、弦脈、緊脈等紛亂難辨的脈象;按俞穴、子午流注來針灸,有高下淺深的差別;按摩肌膚筋骨,有肌體厚薄、手法剛柔的差異。只有用心精微的人,才可以和他說到這一層。
現在,對最精微的事情,要求用最粗淺的思維方法去把握,這還不危險嗎?如果是實癥還要用補法,虛癥還要用瀉法;本來通暢的再徹底撤去防衛,本來阻塞的再去筑壩斷流;寒癥再給冷藥,熱癥再給溫藥,這是加重他的疾病,而希望他生還,我看是死路一條。
故而醫家、方術、卜卦、占筮,是難以臻于精妙的技藝,既然不是得自神仙教授,那么憑什么深入堂奧,得到最深最微妙的秘密?世間有自以為聰明的蠢人,讀了三年方劑書,就說世界上沒有病不能治;等到行醫治病三年,才知道世界上的病沒有現成的方劑可用。
故而學醫的人必須廣博地深入地探究各種醫學的來源,精心、勤勉,孜孜不倦,不可以根據道聽途說,而宣稱對醫道已了然于胸,深深地貽誤自己。
原文: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cè)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è)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yán)蚩(chī),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后,自慮吉兇,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凄愴(chuàng),勿避險巇(xī)、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
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自古名賢治病,多用生命以濟危急,雖曰賤畜貴人,至于愛命,人畜一也。損彼益己,物情同患,況于人乎!夫殺生求生,去生更遠。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為藥者,良由此也。
其虻蟲、水蛭之,市有先死者,則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雞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處,不得已隱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瘡痍、下
痢,臭穢不可瞻視,人所惡見者,但發慚愧凄憐憂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蔕(dì)?芥(jiè)之心,是吾之志也。
譯文:
凡是得大道的醫生治病,必須要安定心神和情志,沒有其他的欲望、追求的干擾,首先生發大慈大悲的同情心,發誓愿意普遍地救度含有靈魂的個體的痛苦。
如果患有疾病來求救治的,不可以計較病家的社會地位高低、擁有財富多少、年齡大小、相貌美丑、是冤家還是親友、中國人還是外國人、愚笨的人還是聰明人,一視同仁,都當作至愛親人對待;也不可以瞻前顧后,考慮醫病下藥對自己是吉是兇,維護、愛惜自己的身家性命。
看到病家的痛苦、煩惱,就好像自己感同身受,心底里深深地凄切悲愴,不避艱難險阻,不怕月黑夜深,不顧嚴寒、酷暑、饑渴、疲勞,一個念頭就是趕去救治,沒有顯示功夫、事跡的心思。像這樣才是百姓的得大道的醫生,反此道行之的,就是生命的最大的戕害者。
從古到今,著名的有德能人治病,大多用生命活體來救病家的危急,雖然說,牲畜的生命低賤,人的生命貴重,但從愛惜生命的高度說,人和牲畜的生命是一樣的。損害他體,利益自己,生物尚且以此作為禍患,何況是人。
用殺害某生命體,來延長另一生命體的壽命,這離開生命的本義更加遠了。我現在的方劑中之所以不用生命活體做藥材,就是出于這樣的理念。
但像虻蟲、水蛭之類,市場上有已經死去的賣,就買來入藥,不在這個規定范圍之內。只有雞蛋,也可以說是生命,但混沌未分,還沒有表現出生命活性,一定要在重要、危急的當口,萬不得已,才忍受住對生命的同情之心,而用到方劑里。
能夠完全不用虻蟲、水蛭、雞蛋等生命活體,是大智慧人,是我所夠不上的。有患瘡痍、下痢的,惡臭污穢,不堪入目,人們見到了都心生厭惡,對這樣的人,只是生發慚愧(想到這是過去世罪業的惡報,生起自己對現世罪業的懺悔之心)、憐憫、憂愁、照顧之心,
不可以存有一絲一毫厭離之心,這是我的志向意愿。
原文:
夫大醫之體,欲得澄(chéng)神內視,望之儼然(yǎn rán),寬裕汪汪(wāng wāng),不皎(jiǎo)不昧(mèi),省(xǐng)病診疾,至意深心,詳察形候,纖毫勿失,處判針藥,無得參差,雖曰病宜速救,要須臨事不惑,唯當審諦(dì)覃(tán)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而自逞(chěng)俊快,邀射名譽,甚不仁矣。
又到病家,縱綺(qí)羅滿目,勿左右顧盼(mian);絲竹湊(còu)耳,無得似有所娛;珍羞迭(dié)薦,食如無味;醽醁(líng lù)兼陳,看有若無。所以爾者,夫一人向隅(yú),滿堂不樂,而況病人苦楚,不離斯須,而醫者安然歡娛,傲然自得,茲乃人神之所共恥,至
人之所不為,斯蓋醫之本意也。?
譯文:
那得大道的醫生的德行,他希望能以澄明的精神反觀內心,見到本地風光(本性)。所以,別人看他,莊嚴肅敬,待人寬容,予人充裕,博大深廣,不炫耀,也不故作神秘。看顧病人,診斷疾患,用最大的心思,寄予很深的關心,詳細考察表征跡象,一絲一毫不能有過失,開藥下針,不能有偏差。
雖然說救病人越快越好,但是,最重要的是事到臨頭不迷惑,所以,只應當慎重地分析癥結所在,周密地思考對策,不能在病家的性命安危之上,草率地表現自己的才能和處理敏捷,來沽名釣譽,這是非常沒有愛心的行為!
又要注意,到病人家里,縱然滿目都是身穿綾羅綢緞的女眷,也不左顧右盼;哪怕動聽的音樂湊上耳來,也不要表現出歡娛的神色;山珍海味不斷端上來,食用時好像辨不出味道;美酒擺滿,視若無睹。之所以這樣,因為有一個人躲在角落發呆,滿堂的人都快樂不起來,何況病人的痛苦,片刻不能脫離,而醫生安然歡娛,傲然自得,這是人和神都認為是
無恥的行為,至性至善的人是不肯這樣做的,這也是“醫”的本意。
原文:
夫為醫之法,不得多語調笑,談謔(xuè)喧嘩,道說是非,議論人物,炫耀聲名,訾(zī)毀諸醫,自矜(jīn)己德,偶然治瘥(chài)一病,則昂頭戴面,而有自許之貌,謂天下無雙,此醫人之膏肓也。老君曰:人行陽德,人自報之;人行陰德,鬼神報之;人行陽惡,人自報之,人行陰惡,鬼神害之。尋此貳(èr)途,陰陽報施,豈誣(wū)也哉??
譯文:
那做醫生的準則是,不可以隨口亂說,也不可以與病人調笑,道聽途說,搬弄是非,背后議論他人和物事,炫耀自己的聲名,詆毀其他的醫生,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水平。偶然經過治療,使病情減輕,就昂頭揚臉,自以為了不起,說是世間找不到第二個人了,這是對醫生來說最危險的膏肓之病。
老子說:“一個人公開地有德于人,人們自然地會報答他;一個人暗中有德于人,鬼神會報答他。一個人公開地作惡于人,人們自然會報復他;一個人暗中作惡于人,鬼神會來害他?!碧角筮@兩個方面的行為,陽施有陽報,陰施有陰報,難道是騙人的嗎? ??
原文:
所以醫人不得恃(shì)己所長,心經略財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運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貴,處以珍貴之藥,令彼難求,自眩(xuàn)功能,諒非忠恕之道。志存救
濟,故亦曲碎論之,學者不可恥言之鄙(bì)俚(lí)也!
譯文:
所以醫生不可以憑著自己的特長技能,一門心思謀取財物。應該發起救濟苦難的心愿,在冥冥的輪回中,自己感應,增多福報。還不可以因為那個病人有錢有地位,就開出用珍貴藥材的處方,讓他難以辦到,以顯示自己的功夫技能,這可不是負責、寬厚的態度。
因為我一心想救苦濟世,故而來說這些瑣屑的事,希望學醫的人不要因為我言語的粗俗而瞧不起。
擴展資料:
《大醫精誠》出自唐代孫思邈著作《備急千金要方》的第一卷。這是論述醫德的一篇極重要文獻,它廣為流傳,影響深遠。我們非常推崇《大醫精誠》中表述的“精誠”理念,故將其放在A+醫學百科網的最重要位置,以此勉己勵人。
《大醫精誠》論述了有關醫德的兩個問題:第一是精,亦即要求醫者要有精湛的醫術,認為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習醫之人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誠,亦即要求醫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發“大慈惻隱之心”,進而發愿立誓“普救含靈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譽”、“恃己所長,經略財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大醫精誠(孫思邈)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m.zfbfc.com
3.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什么意思啊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話還沒說到那兒,你就出來發表意見了,這叫毛毛躁躁。 “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孔子說這個毛病叫做“隱”。也就是說,話題已經說到這了,你本來應該自然而然地往下說,可你卻吞吞吐吐,遮遮掩掩,不跟大家說心里話。 “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沒眼色。這個“瞽”(gǔ)就是一個人不看別人的臉色,上來就說話,這就叫睜眼瞎?! ∧阋⒁饬私鈱Ψ?,你要看看什么話能說,什么話不能說,這就是朋友之間的尊敬和顧忌。公益成語網:m.zfbfc.com
4. 極,四字成語
不知紀極 紀極:終極,限度。原形容貪得無厭。亦表示極多。
詞窮理極 窮:完,盡;極:終,到頭。把話說完,把理講透。
殫思極慮 殫:竭盡;慮:思慮。形容用盡心思。
登峰造極 登:上;峰:山頂;造:到達;極:最高點。比喻學問、技能等達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犯顏極諫 犯顏:冒犯君主或尊長的顏面、威嚴;極諫:以直言規勸(常用下對上)。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長的威嚴而極力規勸...
昊天罔極 原指天空廣大無邊,后比喻父母的恩德極大。
河漢無極 河漢:銀河;極:盡頭,邊際。銀河廣闊,無邊無際。比喻言論荒誕不經,難以置信。亦比喻恩澤廣大,使人難以...
揮斥八極 揮斥:奔放;八極:八方,極遠之處。形容人的氣概非凡,能力巨大。
極而言之 從最極端的情況來說。指把話說到頭。
極樂世界 佛教指阿彌陀佛居住的地方。后泛指幸福安樂的地方。
極天際地 形容十分高大。
極目迥望 極:盡;迥:遠。盡眼力之所及眺望遠方。
極目遠眺 極:盡;眺:望。盡眼力之所及眺望遠方。
極深研幾 研:研究,審查;幾:細微。形容鉆研深刻、細致。
盡態極妍 容貌姿態美麗嬌艷到極點。
靜極思動 指生活平靜到了極點,就希望有所改變。亦指事物的靜止狀態達到極點,便會向動的方向轉化。
樂不可極 享樂不可過分。
樂極生悲 高興到極點時,發生使人悲傷的事。
否極泰來 逆境達到極點,就會向順境轉化。指壞運到了頭好運就來了。
窮極思變 指在窮困艱難的時候,就要想辦法改變現狀。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m.zfbfc.com
5.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什么意思啊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我們知道有這樣一個寓言,一個來自西方的寓言,說有一個國王,他每天都不快樂,他過著錦衣玉食的日子,他仍然不快樂,天下所有至極的寶物美色聲色犬馬都滿足他了,可是他還不快樂,他說怎么辦呢。后來御醫給他看了半天,給他開了一個方子,說讓你的大臣去全國找,必須找到一個最最快樂的人,然后把他的襯衫給拿回來,你穿上就快樂了。然后呢大臣們就出去找了,到最終終于找到了一個不可救藥的快樂的人,但是最后大臣說了沒辦法我們拿不回來,國王說你怎么能不給拿回來,我就想快樂,你必須把他的襯衫給我拿回來,最后那大臣跟他說,那特別快樂的人他是個窮光蛋,他一件襯衫都沒有,他從來就是光著膀子的。其實這個寓言也是一個詮釋,也就是說,生活中真正心靈的快樂跟外在的物質生活不見得有緊密相關的聯系。論語是個什么時代,那是一個物質生活極其貧匱的時代,在那個時代,真正快樂的力量來自于什么地方,其實也就來自于一種心靈,來自于一種教養,來自于一種憧憬。 畫外音:我們每一個人都想交到快樂的好朋友,但是于丹教授認為和朋友交往是要有三個心理原則的,如果你違背了這些原則你就將會成為一個不受歡迎的人,誰都不會愿意與你交朋友。那么這三個重要的原則是什么呢? 那么除了交這種快樂的朋友以外,孔夫子還交給大家一個道理,就是在交友之中的尊敬和尺度。好朋友是不是就意味著打成一片?我們現在經常說誰跟誰好得穿一條褲子,這是好朋友嗎,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所有沒有分寸沒有尺度的事情都會做到過猶不及。這過猶不及是論語中一個重要的哲學思想,他不僅僅表現在交友之道上,他表現在一切原則上,所以真正的好朋友一定是應該有分寸的。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侍于君子有三意,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菊撜Z季氏】 你真正跟一個君子交朋友的時候,你心里是要有三個原則,什么時候說話,什么時候不說話,自己要有尺度。 第一,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話還沒說到那兒你就出來說話了,這叫毛毛躁躁,這是反映一個人的急躁,這不好?!窘挥言瓌t之一:不要搶話說】大家有大家的公共話題,一定要聽到眾望所歸,大家期待一個話題的時候,你徐徐道來,這個時候才是合適的。那么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內心的東西想要給這個世界看,要不怎么現在會有博客呢,其實博客就是一種個人愿望急切地要展現給別人看,在過去沒有博客大家就靠說話,所以大家在一起總有一些搶話的人,現在大家也會發現,朋友聚起來的時候,總有一些人要跳出來,比如我最近去打獵了,我最近升職了;或者有一些女朋友聚會,上來就會說我男朋友怎么樣,或者我的孩子怎么樣,這都是她特別想說的話題,但是這些話題是不是大家一定關心的呢,也就意味著一個人說話的時候就剝奪了其他人說話的利,因為這種談話在一個時段里面總會有一個人占主導,所以言未及之跳出來說這是不好的。但是還有另外一個極端。 第二種情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就是話題已經說到這了你要自然而然的往下說,反而你吞吞吐吐、遮遮掩掩、意猶未盡,不跟大家說心里話,這種朋友讓大家心里也會存有隔膜。【交友原則之二:不要有話不說】話題已經自然而然到這里,你干嗎不說。一個人會覺得我這個時候說出來會不會被他們當作談資,我要保護我自己或者我故作矜持或者我要吊大家的胃口。總而言之,我們在大家聚會上也經常會發現這種人,該他說話,這個話題不說了,這種情況也不好。 然后第三種情況,就是今天我們老百姓所說的沒眼色。孔子說: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這個瞽說得很厲害,這個字什么意思,就是瞎子,就是一個人不看別人的臉色上來就說話,這就叫瞎子。【交友原則之三:不要閉眼瞎說】你看看別人希望說什么,你能不能夠說出來最合適的話,你還需要自己有心理準備,你要對對方了解。其實朋友之間永遠是有尊敬有顧忌的。不只是朋友,包括更親的親人,夫妻之間、父子之間難道就沒有顧忌嗎?其實每一個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榮與隱痛,真正的好朋友是不斷的放大他的光榮,而永遠不去觸及他的隱痛。這就需要你有眼色,你就要知道他喜歡聽什么,不喜歡什么,當然這跟投其所好不同,這在于你是不是給朋友一個寬和與友好的氣場,讓他跟你溝通下去。在世界采訪歷史上,有這樣一個著名的段子:說美國好萊塢拍了《亂世佳人》之后費雯麗一舉成名,這部電影獲得了十一項奧斯卡提名。當這個電影風光無限首次去歐洲巡演的時候,費雯麗的班機降落在倫敦停機坪上,成千上萬的記者在下面圍著。有這么一個沒有眼色的記者沖在了最前面,他沖上去,非常熱烈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問剛剛走出旋梯的費雯麗,說:請問你在這個電影里扮演什么角色?這一句話費雯麗轉身就走進機艙再也不肯下來。這于什么呢?這就于你對于對方毫無了解。在毫無了解的情況下說的這句話,這就像瞎子一樣。其實,我們都希望人生過得更有效率,我們希望跟朋友在一起會更好,那怎么樣會更好呢,就是更多一點沉默的關愛,去了解別人的心,這就是孔子所謂的知人才謂之智。你了解別人的內心你才能夠真正把好的東西、最有效的東西發揮出來,所以呢,他的學生子貢曾經去問過老師,子貢問友。 動畫:老師,您說什么叫朋友???你要好好地跟他說出你忠實的勸告,如果他不喜歡聽,那你就不要再說了,不要自取屈辱。 老師就告訴他說,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勿自辱也。說一個好朋友,就是對你要說出來那些個忠告,但是忠告良藥一定苦口嗎,一定要當頭棒喝嗎,你可以娓娓道來,這叫善道之,不見得要聲色俱厲。你好好跟他說,但是不可則止,一定要知道,說得不投機就停下來,不要自取屈辱。所以這就是朋友之間的分寸把握。朋友之間也不能說你揪著對方,你必須要怎么怎么樣,其實在今天這個社會里,包括父母對孩子都不能提出要求,我讓你報哪個志愿你非報不可。每一個個體都是值得尊敬的,朋友之間的這種尊敬,好好的說出你的忠告盡你的一份責任,這就是好朋友了。所以好朋友從不做過分的事,不要對朋友的態度過分,也永遠不要鼓動朋友去做過分的事情,這其實就是孔子所說的什么是好朋友,好朋友是在我們的身邊永遠讓我們以清明理性遠離危險的人,同時又是用一種快樂之心鼓勵我們坦蕩而歡樂去面對生活的人。 畫外音: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可見朋友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而人在一生中不同的年齡階段所交的朋友是不一樣的,我們如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交到有益于我們的好朋友呢?于丹教授認為,人生有三個很大的坎,這三個大坎是什么,我們又該如何平安度過呢? 孔夫子說,人這一輩子,其實說起來七八十年,好像很長,但是劃分一下階段,每一段上會有一個坎。人這一生也就是三個很大的坎。如果你越過去了的話你一生就無大礙。 這三道坎是什么呢?在少年的時候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至中年血氣方剛,戒之在斗;那么到晚年呢,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人在少年的時候是他血氣未定之時,一個人容易沖動,什么樣的想法都不成熟的時候,這個時候戒之在色。那么在這個時候,朋友之間大概往往都是在情感問題上會出現一些相同的或者相左的意見,也就是我們經??吹降拇髮W里面學生出問題,很多都是在戀愛問題上,所以說血氣未定的時候要在心里把情感問題作為大事處理好。過了這個坎到了中年,及至中年,就是我們說的血氣方剛。一個人家庭穩定了,職業穩定了,社會圈層、朋友,包括你的薪酬待遇基本上到了穩定的時候,想的是什么呢,想的是與人爭斗而謀求更好的空間。所以孔子的提醒就一個字,叫做戒之在斗。人在中年的時候,最大的境界就是不要跟人爭斗。這個時候與其與人爭斗不如反觀要求自己,印度的大詩人泰戈爾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他說我不能選擇最好的,我只能選擇最好的來選擇我,他選的是一種等待的態度。其實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觀念,也就是說你與其與他人斗,不如跟自己的能力斗。來自公益成語網:m.zfbfc.com
6. 極而言之造句,急呀
回答我們說話要極而言之,不可以半途中斷。(極而言之:形容把話說到頭)望,謝謝來自公益成語網:m.zfbfc.com
7. 極開頭四字成語
極開頭四字成語 :
極目遠眺、
極而言之、
極情盡致、
極惡窮兇、
極天際地、
極深研幾、
極口項斯、
極智窮思、
極則必反、
極目四望、
極古窮今、
極樂世界_成語解釋
【拼音】:jí lè shì jiè
【釋義】:佛教指阿彌陀佛居住的地方。后泛指幸福安樂的地方。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m.zfbfc.com
8. 成語,極什么,什么之
極而言之
釋義:意思是從最極端的情況來說。
出處:明·袁宏道《與仙人論性書》:“極而言之,亦是心形煉極所現之象?!?br>譯文:從最極端的情況來說,也是內心表現出來的真實想法。
例句:這一形勢至少是令人不安的,極而言之,則是一場嚴重的全然無端的挑釁。
用法:作賓語、分句;指把話說到頭。
擴展資料:
反義詞:藏頭露尾
釋義:藏起了頭,露出了尾;形容說話躲躲閃閃,不把真實情況全部講出來。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形容做事和說話躲躲閃閃。
出處:元·張可久《點絳唇·翻歸去來辭》套曲:“早休官棄職,遠紅塵是非,省藏頭露尾。”
譯文:趁早結束官職舍棄職位,遠離紅塵是非,免得藏起了頭,露出了尾。
例句:
1、對不正之風提出批評,這是名正言順的事,你不要藏頭露尾的。
2、你做事老是這樣藏頭露尾的,難怪別人會懷疑你。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極而言之摘自m.zfbfc.com
9. 什么而什么之的成語。(除了堂而皇之)
大而化之 化:改變,轉變。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謹慎。 等而上之 按某一等級,由此再往上。 等而下之 由這一等逐級往下。指跟某一事物比較起來更差。 篤而論之 篤:切實。確切地論述。 極而言之 從最極端的情況來說。指把話說到頭。 兼而有之 指同時占有或具有幾種事物。 敬而遠之 表面上表示尊敬,實際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諷刺話。 久而久之 經過了相當長的時間。 困而學之 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時候就學習。 取而代之 指奪取別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F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奧妙,在于各人的領會。 生而知之 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這是唯心主義者的觀點。 堂而皇之 形容公然毫不隱諱地(多含貶義)。 要而言之 概括地說,簡單地說。 總而言之 總的說起來。 默而識之 默:不語,不說話。識:記。把所見所聞默默記在心里。 品而第之 品:品評,區分;第:等第,等級。品評優劣而后確定他的等級。 神而明之 指表面玄妙的事理。 推而廣之 廣:寬,大。推展開來而且把它擴大。也指從一件事情推及其它。 要而論之 猶言要而言之。概括地說,簡單地說。 尤而效之 指明知其為錯誤而有意仿效之。 吧,謝謝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m.zfbfc.com
10. 極什么之的成語
極而言之拼音: [ jí ér yán zhī ] 基本釋義 :從最極端的情況來說。指把話說到頭。出 處:明·袁宏道《與仙人論性書》:“極而言之,亦是心形煉極所現之象?!眮碜怨娉烧Z網:m.zfbfc.com
11. 以極開頭的成語
以極開頭的成語 :
極目遠眺、
極而言之、
極情盡致、
極惡窮兇、
極天際地、
極深研幾、
極口項斯、
極智窮思、
極則必反、
極目四望、
極古窮今、
極樂世界m.zfbfc.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