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一箭雙雕”
“一箭雙雕”的成語故事:
據《北史 長孫晟(shèng)傳》記載:長孫晟是北周時洛陽人。他智謀過人,武藝超群,十八歲時就當了一名禁衛東宮的武官。但真正賞識他的是隋國公楊堅。有一次,隋國公楊堅偶然與他交談了幾句,就發現他有勇有謀,認定他日后必定能成為一代名將。 那時,北方游牧民族突厥首領攝圖,和北周友好相處,互派使節往來。為了炫耀各自的實力,雙方都選派有勇有智的人充當使者,但傲慢的攝圖對北周派來的使者大都瞧不起。 有一次,長孫晟被派去陪同正使宇文神慶出使突厥。攝圖見到長孫晟后,一改往日對北周使者的輕蔑態度,竟要求宇文神慶將長孫晟留下來。宇文神慶答應了攝圖的請求,長孫晟就這樣留在了突厥。整整一年過去了,攝圖還是讓長孫晟繼續跟隨在自己身邊,不讓他回北周,而且,攝圖每次出獵,總要長孫晟陪同。 一天,攝圖在氈帳前看見空中有兩只大雕盤旋著,正在爭奪一塊肉。他很有興致地喊來長孫晟,并叫人拿兩枝箭遞給長孫晟,命令他把兩只雕射下來。 長孫晟接過箭,迅速翻身上馬飛馳而去。他漸漸離大雕的位置很近了,只見他拉弓搭箭,認準目標一箭射去,竟射穿了兩只大雕的胸膛!兩只大雕頓時一齊落地。長孫晟一箭雙雕的高超箭術,博得了在場的突厥士一箭雙雕是什么意思?
一箭雙雕?[ yī jiàn shuāng diāo ]?
生詞本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 yī jiàn shuāng diāo ]
一箭射中兩只大雕。見《北史·長孫晟(shèng)傳》。比喻一舉兩得。雕:一種兇猛的鳥。
出 處
唐·崔致遠《桂苑筆耕錄》:“能將一箭落雙雕;萬里胡塵當日銷。”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一箭雙雕文言文譯文和注釋
一箭雙雕yī jiàn shuāng diāo 一箭射中兩雕。后以「一箭雙雕」形容射藝高明,亦用以比喻一舉兩得。出自《北史?長孫晟傳》:「嘗有二雕飛而爭肉,因以箭兩只與晟,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雕相攫,遂一發雙貫焉。」例句:宋陸游《遣興》詩:「壯年一箭落雙雕,野餉如今擷藥苗。」 《續景德傳燈錄·慧海儀禪師》:「萬人膽破沙場上,一箭雙雕落碧空。」
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一箭雙雕的意思是什么?
原指射箭技術高超,一箭射中兩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達到兩個目的。
出自唐代李大師《北史·長孫晟傳》:“嘗有二雕飛而爭肉,因以箭兩只與晟,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雕相攫,遂一發雙貫焉。”
白話文:曾經有兩只雕在空中飛著爭奪一塊肉,于是拿兩支箭給長孫晟,請他把雕射下來。長孫晟騎馬跑上前,正遇到兩只雕互相搶奪,就射出一支箭把兩只雕穿在一起射下來。
典故:
北周有一個智勇雙全的人叫長孫晟。據說,他剛生下來的時候,身體非常的瘦弱,很多的人見了之后,都認為他活不到成年。長孫晟的母親卻不這么認為,她覺得自己的兒子長大后一定會有很大的出息。
長孫晟的母親不僅想辦法增強他的體質,而且從小就讓他看兵書,希望他長大后能成為一個能征善戰的大將軍。長孫晟很爭氣,在經過多年的勤學苦練后,終于成為了北周的一名將軍。
一次可汗攝圖和長孫晟一起打獵,看見天空中有 兩只大雕在爭奪一塊肉。他忙送給長孫晟兩枝箭說:“能把這兩只射下來嗎?”
長孫晟說:我試試看。于是,他拉開弓,對準兩只雕“嗖”地射出一箭,兩只大雕便串在一起掉落下了。在場的人頓時歡呼起來。
擴展資料
近義詞:
1、一石二鳥:意思是指用一塊石頭砸中兩只鳥;現用來比喻一個舉動達到兩個目的。
出自:一石二鳥是從英語諺語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塊石頭打死兩只鳥)翻譯而來。
2、一舉兩得:意思是做一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
出自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伯牙討這個差使,一來,是個大才,不辱君命;二來,就便省視鄉里,一舉兩得。”
白話文:伯牙的這份工作一方面可以發揮才能,不會辜負君主的任命;另一方面可以經常回到家里,可謂是做一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一箭雙雕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一箭雙雕是什么意思?
【解釋】:原指射箭技術高超,一箭射中兩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達到兩個目的。【出自】:《北史·長孫晟傳》:“嘗有二雕飛而爭肉,因以箭兩只與晟,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雕相攫,遂一發雙貫焉。”比喻一舉兩得,做同一件事會得到兩種好處
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一箭雙雕是什么意思
一箭雙雕,漢語成語,讀音是yī jiàn shuāng diāo,原指射箭技術高超,一箭射中兩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達到兩個目的。
它常常用來比喻做一件事情能達到兩個目的或同時能得到兩種好處。另外有個“一舉兩得”的成語,它與“一箭雙雕”意思上很相近。
不過“一箭雙雕”多指達到兩個目的,是比喻性的,用起來形象些。而“一舉兩得”多指得到兩種好處,意思更直接。
擴展資料:
可汗攝圖請求長孫晟在突厥常住一段時間,長孫晟盛情難卻,就答應了。有一次,他倆正在打獵,攝圖猛抬起頭,看見天空中有兩只大雕在爭奪一塊肉。他忙送給長孫晟兩枝箭說:“能把這兩只射下來嗎?”
長孫晟說:我試試看。于是,他接過兩枝箭,策馬馳去。這時,兩只大雕正廝打得難舍難分。長孫晟搭上箭,拉開弓,對準兩只雕“嗖”地射出一箭,兩只大雕便串在一起掉落下了。
在場的人頓時歡呼起來,連連稱贊道:“將軍一箭雙雕,真不愧是神箭手啊!”沙缽略可汗也很高興,命諸子弟貴人都與長孫晟親近,學習其射箭的本事。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一箭雙雕的意思是什么?
原指射箭技術高超,一箭射中兩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達到兩個目的。
出自唐代李大師《北史·長孫晟傳》:“嘗有二雕飛而爭肉,因以箭兩只與晟,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雕相攫,遂一發雙貫焉。”
白話文:曾經有兩只雕在空中飛著爭奪一塊肉,于是拿兩支箭給長孫晟,請他把雕射下來。長孫晟騎馬跑上前,正遇到兩只雕互相搶奪,就射出一支箭把兩只雕穿在一起射下來。
典故:
北周有一個智勇雙全的人叫長孫晟。據說,他剛生下來的時候,身體非常的瘦弱,很多的人見了之后,都認為他活不到成年。長孫晟的母親卻不這么認為,她覺得自己的兒子長大后一定會有很大的出息。
長孫晟的母親不僅想辦法增強他的體質,而且從小就讓他看兵書,希望他長大后能成為一個能征善戰的大將軍。長孫晟很爭氣,在經過多年的勤學苦練后,終于成為了北周的一名將軍。
一次可汗攝圖和長孫晟一起打獵,看見天空中有 兩只大雕在爭奪一塊肉。他忙送給長孫晟兩枝箭說:“能把這兩只射下來嗎?”
長孫晟說:我試試看。于是,他拉開弓,對準兩只雕“嗖”地射出一箭,兩只大雕便串在一起掉落下了。在場的人頓時歡呼起來。
擴展資料
近義詞:
1、一石二鳥:意思是指用一塊石頭砸中兩只鳥;現用來比喻一個舉動達到兩個目的。
出自:一石二鳥是從英語諺語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塊石頭打死兩只鳥)翻譯而來。
2、一舉兩得:意思是做一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
出自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伯牙討這個差使,一來,是個大才,不辱君命;二來,就便省視鄉里,一舉兩得。”
白話文:伯牙的這份工作一方面可以發揮才能,不會辜負君主的任命;另一方面可以經常回到家里,可謂是做一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一箭雙雕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一箭雙雕”擴展:
成語出處:《北史 長孫晟傳》:“嘗有二雕飛而爭肉,因以箭兩只與晟,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雕相攫,遂一發雙貫焉。” 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讀音糾正:雙,不能讀作“suānɡ”。
英文翻譯: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錯字糾正:雕,不能寫作“凋”或“碉”。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日文翻譯:一石二鳥(いっせきにちょう),一挙両得(いっきょりょうとく
成語注音:一 ㄐ一ㄢˋ ㄕㄨㄤ ㄉ一ㄠ
近義詞:一石二鳥、一舉兩得、事半功倍
成語謎語:最厲害的箭法
成語解釋:一支箭射中兩只雕。比喻做一件事而達到兩個目的。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造句:因為鳳珠也是十六歲的人了,胡統領早存了個得隴望蜀的心思,想慢慢施展他一箭雙雕的手段。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二回
成語簡拼:YJSD
其他翻譯:<德>zwei Geier mit einem Pfeil abschieβen--zwei Fliegen mit einer Klappe schlagen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
俄文翻譯:одним выстрелом убить двух зáйцев
成語讀音:yī jiàn shuāng diāo
成語用法:一箭雙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比喻做一件事達到兩個目的。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成語歇后語:一塊石頭打兩只斑鳩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反義詞:事倍功半
成語辨析:一箭雙雕和“一舉兩得”;都有“做一件事得到兩種收獲”的意思。但一箭雙雕是比喻性的;多出于鄙夷或戲謔的口吻;指達到兩個目的或一下子打中兩者;一般不用于莊重的場合;“一舉兩得”是直陳性的;多指得到兩種好處;可用于多種場合。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