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的成語「千刀萬剮」
本頁導讀:此網頁介紹成語“千刀萬剮”的拓展閱讀資料,主要內容包括成語的詞條資料以及擴展資料:千刀萬剮是多少刀呀?????//、古代千刀萬剮什么刑罰、千刀萬剮的意思、千刀萬剮的剮是什么意思、<千刀萬剮>的出處是什么、我國古代俗稱“千刀萬剮”的刑罰是:、千刀萬剮是什么意思千刀萬剮的同義詞千刀萬剮是什么刑法現在犯了怎么辦等
目錄索引:
1:成語“千刀萬剮”的詞條資料
2:千刀萬剮是多少刀呀?????//
3:古代千刀萬剮什么刑罰
4:千刀萬剮的意思
5:千刀萬剮的剮是什么意思
6:<千刀萬剮>的出處是什么
7:我國古代俗稱“千刀萬剮”的刑罰是:
8:千刀萬剮是什么意思
成語“千刀萬剮”的詞條資料
成語簡拼:QDWG
成語注音:ㄑ一ㄢ ㄉㄠ ㄨㄢˋ ㄍㄨㄚˇ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近代成語
近義詞:萬剮千刀、殺人如麻
反義詞:體貼入微
讀音糾正:剮,不能讀作“ɡuā”。
錯字糾正:剮,不能寫作“刮”。
成語出處:元 無名氏《玎玎珰珰盆兒鬼》第四折:“當堂判個斬字,即日押趕市曹,將他萬剮千刀,凌遲處死。” 來自公益成語網:m.zfbfc.com
成語解釋:原指舊時代的一種酷刑……凌遲;后來咒罵壞人當受極刑 。
成語用法:千刀萬剮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常用咒罵語。
成語造句:誰敢再有二心,俺便拿送轅門,聽元帥千刀萬剮。(清 孔尚任《桃花扇 誓師》)
英文翻譯:thousand cuts and myriad pieces
俄文翻譯:не придумана ещё казнь
成語“千刀萬剮”的擴展資料
1. 千刀萬剮是多少刀呀?????//凌遲
凌遲,又名寸磔,剮刑,清朝又叫做寸殛,俗稱“千刀萬剮”。是中國最殘酷的酷刑之一。施刑者(劊子手)把受刑者身上的皮肉分成數百至數千塊,用小刀逐塊割下來。而且,行刑很有講究,如果受刑者立刻死亡,則說明劊子手行刑失敗。受刑者往往要忍受數小時的痛楚才會氣絕身亡。
歷史
古代中國的酷刑,有把人殺死后剁成肉醬的,稱為醢。到了唐代,律書內的官定死刑,最高只限斬首。凌遲大約始于五代,于宋,元以后正式成為官定刑罰,與斬首、絞刑同列法典。
到清朝時,刑律明文規定對“首惡:謀反”要用凌遲處死。1866年(同治五年),英國駐華支使使館參贊威妥瑪向中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提出建議停止凌遲。結果朝中只允許對由洋人交付的犯人免用凌遲。直至1905年(光緒31年),沈家本主持清法律修訂,凌遲方才連同戮尸、梟首等酷刑同時被廢除。
施行方法
施刑者以小刀把受刑者身上的皮肉逐塊割下。受刑的刀數有限制,但隋著時代而有不同。宋朝時只有八刀至一百二十刀,到明朝時往往超過千刀,有一千刀以至三千刀之說。倘若割多或割少了刀數,劊子手都可能會受罰。理論上凌遲要割至最后一刀時,犯人剛好斷氣;但亦有傳說家有時可以買通劊子手,提早結束犯人的生命以減少痛楚。下刀次序亦有一定的限制:先從胸部開始,把乳頭割去,然后割胸肌;若果是男性犯人,跟著會割生殖器;然后輪到大腿,雙臂,腹肌,臀部。最后割耳,鼻,眼,唇。下刀的時候助手負責報告刀數,割下來的皮肉,放在桌上排列出來等待驗查;但亦有丟到地上,甚至是賣給旁觀的群眾。有時凌遲以后會再以利刃臬首,用巨斧銼尸。
歷史上著名的凌遲處死
劉瑾:明代宦官,傳聞凌遲三天,割三千刀。
袁崇煥:明末抗清名將,崇禎皇帝中皇太極反間計,以為袁崇煥謀反,將其凌遲處死。行刑時,北京圍觀百姓爭奪其肉,下酒生食之。
石達開:太平天國翼王,領兵被困大渡河,降清以救全軍。與所同被凌遲。所不勝痛楚慘呼,石達開說:“何遂不能忍此須臾?當念我輩得彼,亦正如此可耳”。至死無聲。內容來自公益成語:m.zfbfc.com
2. 古代千刀萬剮什么刑罰
凌遲也稱“陵遲”,俗稱“千刀萬剮”。就是把活人一刀一刀地割死。據說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了這種刑法,但將凌遲作為正式的刑罰、作為法外之刑,則始于五代。 據陸游記載:“五季多故,以常法為不足,于是始于法外特置凌遲一條。肌肉已盡,而氣息未絕,肝心聯絡,而視聽猶存。”南宋時期凌遲被明確地列入刑法,成為 同斬刑、絞刑等同級別的死刑名目,并一直為后來的王朝所沿用至清朝滅亡。
凌遲的方法是用極其鋒利的小刀切割全身的皮肉,讓全身沒有一點完好的皮膚。然后割掉生殖器,挖出內臟使其斃命。人死之后連骨頭也要被切碎。據歷史記載有 些受刑者身上被割得皮肉盡無只剩白骨了,嘴和眼睛都還在動;內臟都被挖出來了,痛苦的呻吟聲還沒有停止。其殘酷程度可想而知!
凌遲從遼開始正式寫進法律。在此之前,唐朝就屢有剮的記錄,周利用害死敬暉、安祿山害死顏杲卿,都是剮,所謂剮,就是把身上的肉一小片一小片割下來。 《 宋史 》刑法志上說:凌遲是“先斷其肢體,乃絕其亢。”亢是指咽喉,這樣看來宋朝的凌遲是一種肢解刑,而不是臠割。遼代凌遲始定為正式刑名。《 遼 史?刑法志 》記載:“死刑有絞、斬、凌遲之。” 明代法律也明確規定凌遲為死刑之一。《 大明律?刑律 》載:“謀反大逆:凡謀反,謂謀危社稷;大 逆,謂謀毀宗廟、山陵及宮闕。但共謀者,不分首從,皆凌遲處死。”
凌遲發展到明朝,終于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水平,人們發現一片片臠割皮肉,比連筋帶骨割更省力,時間也更持久。凌遲一般從胸部開始,依次為上臂、大腿,再到 身體各部位,有的直接用小刀臠割,有的把一張漁網緊緊蒙在犯人身上,用刀削割突出的皮肉。最精致的是用小鉤子把皮肉鉤起來,每次割指甲大小的一片,有些講 究的劊子手,行刑時有徒弟端著一個托盤,一把小刀和一個鉤子組成一對工具,每對對應胸、腹、背、腰、臂、大腿、小腿等不同部位,比外科醫生動手術還要復 雜。受刑的刀數有限制,但隨時代而有不同。宋朝時只有8刀至120刀,到明朝時往往超過千刀,有1000刀以至3000刀之說。倘若割多或割少了刀數,劊 子手都可能會受罰。大太監劉瑾被剮,按例該剮3357刀,每十刀一歇一喝,第一天割357刀,暫時結束時給他喝點粥維持生命,總共剮了三天。后來鄭曼被 剮,聞宣讀圣旨摘自公益成語網:m.zfbfc.com
3. 千刀萬剮的意思
千刀萬剮釋義:剮:割肉離骨。一刀一刀將罪犯身上的肉割下處死。形容罪惡重大,死也不能抵罪。[拼音] [qiān dāo wàn guǎ] [出處] 元·無名氏《玎玎珰珰盆兒鬼》第四折:“當堂判個斬字;即日押趕市曹;將他萬剮千刀;凌遲處死。”
摘自公益成語網:m.zfbfc.com
4. 千刀萬剮的剮是什么意思
剮,本意是被尖銳的東西劃破的意思,用在刑罰上也可以指凌遲這種刑罰。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m.zfbfc.com
5. <千刀萬剮>的出處是什么
樓上錯了 明朝刑法是輕則輕重則重,凌遲剛開始是由元朝的120刀乘30等于3600刀而且有個要求就是當割到3559刀時人要有意識不能死,可在所有劊子手都作了一遍后發現3600無法完成所以通報朱元璋沒人完的成這任務.然后朱元璋就問那割的最多是多少?說3357刀所以明朝的凌遲刀數是3357刀.千刀萬剮的確是凌遲
公益成語網:m.zfbfc.com
6. 我國古代俗稱“千刀萬剮”的刑罰是:
凌遲 凌遲,又名寸磔,剮刑,清朝又叫做寸殛,俗稱“千刀萬剮”。是中國最殘酷的酷刑之一。施刑者(劊子手)把受刑者身上的皮肉分成數百至數千塊,用小刀逐塊割下來。而且,行刑很有講究,如果受刑者立刻死亡,則說明劊子手行刑失敗。受刑者往往要忍受數小時的痛楚才會氣絕身亡。歷史古代中國的酷刑,有把人殺死后剁成肉醬的,稱為醢。到了唐代,律書內的官定死刑,最高只限斬首。凌遲大約始于五代,于宋,元以后正式成為官定刑罰,與斬首、絞刑同列法典。到清朝時,刑律明文規定對“首惡:謀反”要用凌遲處死。1866年(同治五年),英國駐華支使使館參贊威妥瑪向中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提出建議停止凌遲。結果朝中只允許對由洋人交付的犯人免用凌遲。直至1905年(光緒31年),沈家本主持清法律修訂,凌遲方才連同戮尸、梟首等酷刑同時被廢除。施行方法施刑者以小刀把受刑者身上的皮肉逐塊割下。受刑的刀數有限制,但隋著時代而有不同。宋朝時只有八刀至一百二十刀,到明朝時往往超過千刀,有一千刀以至三千刀之說。倘若割多或割少了刀數,劊子手都可能會受罰。理論上凌遲要割至最后一刀時,犯人剛好斷氣;但亦有傳說家有時可以買通劊子手,提早結束犯人的生命以減少痛楚。下刀次序亦有一定的限制:先從胸部開始,把乳頭割去,然后割胸肌;若果是男性犯人,跟著會割生殖器;然后輪到大腿,雙臂,腹肌,臀部。最后割耳,鼻,眼,唇。下刀的時候助手負責報告刀數,割下來的皮肉,放在桌上排列出來等待驗查;但亦有丟到地上,甚至是賣給旁觀的群眾。有時凌遲以后會再以利刃臬首,用巨斧銼尸。歷史上著名的凌遲處死劉瑾:明代宦官,傳聞凌遲三天,割三千刀。 袁崇煥:明末抗清名將,崇禎皇帝中皇太極反間計,以為袁崇煥謀反,將其凌遲處死。行刑時,北京圍觀百姓爭奪其肉,下酒生食之。 石達開:太平天國翼王,領兵被困大渡河,降清以救全軍。與所同被凌遲。所不勝痛楚慘呼,石達開說:“何遂不能忍此須臾?當念我輩得彼,亦正如此可耳”。至死無聲。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m.zfbfc.com
7. 千刀萬剮是什么意思
千刀萬剮: qiān dāo wàn guǎ 剮:割肉離骨。一刀一刀將罪犯身上的肉割下處死。形容罪惡重大,死也不能抵罪。 貶義出 處元·無名氏《玎玎珰珰盆兒鬼》第四折:“當堂判個斬字;即日押趕市曹;將他萬剮千刀;凌遲處死。”例 句小王正要買鞋,可錢包被偷走,他氣得罵起來:“這個~的賊,不得好死。”近義詞萬剮千刀相關謎語“千刀萬剮”為謎底的謎語1.砧板(打一成語)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m.zfbfc.com
8. 千刀萬剮的同義詞
千刀萬剮近義詞:萬剮千刀,五馬分尸,碎尸萬段來自百度漢語|報錯千刀萬剮_百度漢語[拼音] [qiān dāo wàn guǎ] [釋義] 剮:割肉離骨。一刀一刀將罪犯身上的肉割下處死。形容罪惡重大,死也不能抵罪。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m.zfbfc.com
9. 千刀萬剮是什么刑法現在犯了怎么辦
千刀萬剮即為古代的凌遲,一種用于死刑的刑罰,現代法律中是沒有凌遲、千刀萬剮這種處罰的。
凌遲作為一種“肉刑”,經歷了漢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的發展與變化并消失。
從法典上來看,凌遲是從元朝編入法典,至1905年清朝被廢除。
擴展資料:
1、凌遲這個詞,最早出現在《遼史·刑法志》中,是漢人文字和草原民族契丹語的結合。
2、凌遲刑的處刑方式很殘忍,一般記述是說將人身上的肉一塊塊割下來。
3、而歷代行刑方法也有區別,一般是切八刀,先切頭面,然后是手足,再是胸腹,最后梟首。
但實際上比八刀要多,清朝就有二十四刀、三十六刀、七十二刀和一百二十刀的幾類。
4、二十四刀是:
(1)二刀切雙眉,三、四刀切雙肩。
(2)五、六刀切雙乳,七、八刀切雙手和兩肘間
(3)五、六刀切雙乳,七、八刀切雙手和兩肘間。
(4)九、十刀切去兩肘和兩肩之間部分。
(5)十一、十二刀切去兩腿的肉。
(6)十三十四刀切兩腿肚,十五刀刺心臟。
(7)十六刀切頭,十七、十八刀切雙手。
(8)十九、二十刀切兩腕,二十一、二十二刀切雙腳。
(9)二十三、二十四刀切兩腿。
5、戊戌變法后,清廷受內外各種矛盾的沖擊,不得不順應潮流,對傳統的弊政作些改革。于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除凌遲處死刑罰。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凌遲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m.zfbfc.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