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行”字的成語「各行其志」
本頁導讀:此網頁介紹成語“各行其志”的拓展閱讀資料,主要內容包括成語的詞條資料以及擴展資料:大閻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翻譯、予考其行 蓋亦失志于時者之所為也 和 自是無問知與不知,始嘆老僧固非常人也 的翻譯、翻譯"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和"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各為其主,各行其是分別是什么意思、等
目錄索引:
1:成語“各行其志”的詞條資料
2:大閻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翻譯
3:予考其行 蓋亦失志于時者之所為也 和 自是無問知與不知,始嘆老僧固非常人也 的翻譯
4:翻譯"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和"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5: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各為其主,各行其是分別是什么意思
成語“各行其志”的詞條資料
成語簡拼:GXQZ
成語注音:ㄍㄜˋ ㄒ一ㄥˊ ㄑ一ˊ ㄓ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各從其志
成語出處:《北史·宇文孝伯傳》:“尉遲運懼,私謂孝伯曰:‘吾徙必不免禍,奈何?’孝伯曰:‘今堂上有老母,地下有武帝,為臣為子,知欲何之!且委質事人,本徇名義,諫而不入,將焉逃死?足下若為身計,宜遠之。’于是各行其志。”m.zfbfc.com
成語解釋:見“各從其志”。
成語用法:各行其志作謂語、賓語;用于處事。
成語造句:范景仁與溫公為異性兄弟,心未嘗不合,元祐出處,各行其志,不失為同也,人安得議其優劣?宋·戴埴《鼠璞·溫公申公議論》
英文翻譯:act as one pleases
成語“各行其志”的擴展資料
1. 大閻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翻譯翻譯:
當魏忠賢作亂的時候,做官的人能夠不改變自己志節的,中國之大,能有幾個人呢?
閻,通“閹”,縉紳,指有官職的或做過官的人。
一、原文
嗟乎!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而五人生于編伍之間,素不聞詩書之訓,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亦曷故哉?且矯詔紛出,鉤黨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于猝發,待圣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
二、譯文
唉!當魏忠賢作亂的時候,做官的人能夠不改變自己志節的,中國之大,能有幾個人呢?但這五個人生于民間,從來沒受過詩書的教誨,卻能被大義所激勵,踏上死地也不回頭,又是什么緣故呢?
況且當時假托的皇帝的詔書紛紛傳出,追捕同黨的人遍于天下,終于因為我們蘇州人民的發憤抗擊,使閹黨不敢再株連治罪;魏忠賢也遲疑不決,畏懼正義,篡奪帝位的陰謀難于立刻發動,直到當今的皇上即位,(魏忠賢畏罪)吊死在路上,不能不說是這五個人的功勞呀。
三、出處
《七錄齋集》
擴展資料
一、創作背景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賢,閹黨當政。他們網羅黨羽,排斥異己,欺壓人民,形成了“鉤黨之捕遍于天下”的局面。當時以江南士大夫為首的東林黨人,主張開放言路,改良政治。他們多次上疏彈劾魏忠賢,斗爭非常激烈。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對東林黨人進行殘酷迫害。
天啟六年(1626年),魏忠賢又派人到蘇州逮捕周順昌,蘇州市民群情激憤,奮起反抗,發生暴動。事后,統治者大范圍搜捕暴動市民,市民首領顏佩韋等五人為了保護群眾,挺身投案,英勇就義。
次年,崇禎皇帝即位,罷黜魏忠賢,魏畏罪自縊,閹黨失敗,周順昌得以昭雪。為了紀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蘇州人民把他們合葬在城外虎丘山前面山塘河大堤上,稱為“五人之墓”。作者于崇禎元年(1628年)寫下這篇文章。
二、作品賞析
文章通過記敘五人之墓建立的緣起、五人的功績、為五人請求建墓立碑之人,熱情洋溢地表彰了蘇州市民運動中涌現出來的五位市民英雄形象,他們不畏強暴、伸張正義,具有“激昂大義,蹈死不顧”的精神品質。作者在文中倡導了一種匹夫有益于國家、有益于人心的價值觀。
這篇文章藝術上的精彩之處是運用夾敘夾議之法,融敘事、抒情、議論于一爐。既描寫事件的經過,又穿插了作者的愛憎態度。就全篇來說,前半篇重在記敘,后半篇重于議論,而這兩篇又不是截然分開的。借事發揮、明道正義,褒貶分明,語語從肺腑流出,感慨淋漓,激昂盡致,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三、作者簡介
張溥(1602—1641年),明代文學家。初字乾度,后字天如,號西銘。江蘇太倉人。
崇幀進十,選庶吉士,自幼發憤讀書,明史上記有他“七錄七焚”的佳話。張溥曾與郡中名士結為復社,評議時政,是東林黨與閹黨斗爭的繼續。張溥在文學方面,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論。主張復古.義以“務為有用”相號召。一生著作宏豐,編述三千余卷,涉及文、史、經學各個學科,精通詩詞,尤擅散文、時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五人墓碑記公益成語:m.zfbfc.com
2. 予考其行 蓋亦失志于時者之所為也 和 自是無問知與不知,始嘆老僧固非常人也 的翻譯
翻譯:我考證他的行為,大概也是在當時失意的人的作為啊。
翻譯:從此無論知道的與不知道的,(都)才嘆服老僧本來就不是一般的人。
此句來源于《書關橋老僧事》朱辰應
全文譯文:
里巷中的俠客,稍有一點兒特長,就想在世人面前表現自己。我讀了徐學觀老人所記載的關橋老僧的事略感到非常奇特,但是老人混跡于僧人中而終老一生,(這是)為什么呢?我考證他的行為,大概也是在當時失意的人的作為啊。唉!明代末年,不整治軍政,且任用下操之過急,試用一次不見效,就隨即拋置一旁。(這些人)既然已經無處歸附,就往往頹廢墮落,放縱自己,老僧大概是他們一類人吧?可惜老僧的英略武備,僅僅表現在關橋一戰,可是國家已經滅亡了。
關橋是我們禾郡治所東南的交通要道。崇禎年間,老僧帶領他的門徒在此筑屋修行,氣宇軒昂,不善于表現出一般僧人的情狀。經常整日端坐,有拜訪他的人,只是瞪著眼睛看不起身。問他出自何處,也只是笑而不答。鄉里人大多輕視他。
順治二年秋天,清兵南下,游騎到了關橋。老僧拿出所持的禪杖,扛著上前,依橋而立。游騎到了,大聲呵斥他,也不后退。于是拉弓射他,多次射,他多次握住箭頭,兵刃交接,鼓聲四起。老僧迎刃而上,擊殺了數十人,游騎都咋舌驚恐離去,告誡不要觸犯他。正當這個時候,全鄉人都扶老攜幼,像狐貍兔子一樣逃竄潛伏,從蘆葦叢中探頭窺視。遠遠地看見老僧出門上前格斗的時候,旌旗遮蔽了天空,盔甲盾牌排列得繁密森嚴,老僧奮身在雪白的兵刃中搏擊戰斗,閃爍騰伏,左沖右突,所向無敵,鄉里的男人婦女,沒有不顫栗流汗、拍手叫喊的。從此無論知道的與不知道的,(都)才嘆服老僧本來就不是一般的人。已經免除戰禍,鄉人各自回家,所有老人孩童燒香叩拜,老僧笑而不予接納。
后來數年,老僧外出拜訪名山,最終不知到哪兒去了。有人說:“老僧曾經自號海涵,稱他的徒弟叫月照。老僧精通拳術棍法,像少林派的路子。”有人說:“有人曾經跟從老僧出游,在路上遇到官兵,急忙中來不及躲避。不久營帥傳令到大帳中見面,老僧與營帥握手流淚,像平生好友一樣問勞問苦。私下聽他們的談話,好像老僧過去是做過軍官的人,終究沒有人得知他的真實情況。”這是徐學觀老人所說的。
我既感慨老僧混跡在僧人中,不能夠在世人面前表現出來,又可惜徐學觀老人寫了文章,卻流傳不廣。于是加以刪改編寫,來準備給野史編寫者選用。摘自公益成語網:m.zfbfc.com
3. 翻譯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和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越往上,蒼茫的大山被雪覆蓋,晶瑩的白雪似燭光一樣照亮了天的南面。宦官掌,天下亂起,天下之大,哪些不改變志向的當官人,又能有幾人本內容來自m.zfbfc.com
4. 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各為其主,各行其是分別是什么意思
1、各司其職
意思:各自負責掌握自己的職責,做好所承擔的工作。
讀音:gè sī qí zhí
出自:戰國 韓非《韓非子·揚》:使雞司夜,令貍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意思是?讓公雞守夜會按時打鳴,請貍貓看管老鼠,都是發揮各自的才能,這樣就會安然無事了。
2、各盡其責
意思:指每個人要盡到自己的職責。各:各自,每個;盡:完全;責:職責。
讀音:gè jìn qí zé
3、各為其主
意思:指各人為自己的主人效力。
讀音: gè wèi qí zhǔ
出自:《史記·張儀列傳》:于是鄭袖日夜言懷王曰:“人臣各為其主用。今地未入秦,秦使張儀來,至重王。王未有禮而殺張儀,秦必大怒攻楚。妾請子母俱遷江南,毋為秦所魚肉也。”
意思是于是鄭袖日夜向懷王講情說:“做為臣子,各自為他們的國家效力。現在土地還沒有交給秦國,秦王就派張儀來了,對大王的尊重達到了極點。大王還沒有回禮卻殺張儀,秦王必定大怒出兵攻打楚國。我請求讓我們母子都搬到江南去住,不要讓秦國像魚肉一樣地欺凌屠戮。”
4、各行其是
意思:按照各自認為對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行:做,辦;是:對的。
讀音: gè xíng qí shì
出自:《莊子·徐無鬼》:“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意思是天下沒有共同認定的標準,而是按照各自認為對的去做。
擴展資料:
“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各為其主,各行其是”類似詞語:
1、各得其所:
讀音:gè dé qí suǒ
意思:原指各人都得到滿足。后指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恰當的位置或安排。?
出自:《周易·系辭下》:“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意思是在中午開設市場,召集各地的民眾,聚集了各地的貨物。交易之后,各自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就離開了。
2、各得其宜
讀音:gè dé qí yí
意思:指人或事物都得到適當的安置。
出自:《荀子·正論》:“圣王在上,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民載其事而各得其宜。”意思是圣明的帝王處在君位上,考慮德行來確定等級,衡量才能來授予官職,使人們全部能擔負起自己的職事而各人又都能得到適宜的安排。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各行其是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各司其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各盡其責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各為其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各得其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各得其宜公益成語網:m.zfbfc.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