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纓滄()”「濯纓滄浪」
成語“濯纓滄浪”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zhuó yīng cāng làng成語簡拼:ZYCL
成語注音:ㄓㄨㄛˊ 一ㄥ ㄘㄤ ㄌㄤˋ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出處: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解釋:濯:洗滌;纓:帽帶。在清水中洗滌冠纓。比喻超脫塵俗,操守高潔
成語用法:濯纓滄浪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成語造句:晉·葛洪《抱樸子·釋滯》:“濯纓滄浪,不降不辱。”
成語“濯纓滄浪”的擴展資料
1. 蘇州滄浪亭的由來是什么?一龍,我昨晚也是很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2. 滄浪之歌的《滄浪之歌》簡介
簡介和時代背景《滄浪之歌》為春秋時期廣為傳頌。滄浪歌早在春秋時期已經傳唱,孔子孟子都提到它了。孟子曰:“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在楚地流傳久遠的《孺子歌》不是屈原首創,也不是“漁父”首創。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3. 濯纓滄浪怎么造句,急救,急急急
解放軍濯纓滄浪,把國民黨的殘軍敗將一氣呵成趕出了大陸。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4. “滄浪之水”出自那里?
屈原的《漁父》,我有背過的。
正文:
屈原既放,
游于江潭,
行吟澤畔,
顏色憔悴,
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
子非三閭大夫與?
何故而至于斯?
屈原曰:
舉世皆濁我獨清,
眾人皆醉我獨醒,
是以見放。
漁父曰:
圣人不凝滯于物,
而能與世推移。
世人皆濁,
何不沽其泥而揚其波?
眾人皆醉,
何不哺其糠而啜其醨?
何故深思高舉,
自令見放為?
屈原曰:
吾聞之,
新沐者必彈冠。
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寧赴湘流,
葬于江魚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
鼓枻而去,
歌曰:
滄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
可以濯吾足,
遂去,
不復與言。
寫得還可以,標題要讀成《漁父(斧)》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5. 濯纓的詳細釋義
《楚辭補注》卷七〈漁父〉~80~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怪屈原也。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節O父曰:「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其哺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孟子注疏》卷七上〈離婁章句上〉~28~ 孟子曰:「不仁者可與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樂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豢鬃釉唬骸盒∽勇犞?!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环蛉吮刈晕?,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淮酥^也。」 洗濯冠纓?!皽胬酥遒?,可以濯我纓?!焙笠浴板t”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6. 濯纓滄浪的拼音
濯纓滄浪的拼音濯纓滄浪拼音[zhuó yīng cāng làng][釋義]:比喻超脫塵俗,操守高潔[出處]:《孟子路離婁上》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7. 滄浪山水 昨夜又夢滄浪上,斯人遠去滄浪老。 鼓枻翁和孺子歌,不易清濁濯吾纓!是誰寫的詩?
這種也算詩?還要問作者是誰?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8. 滄浪之水
值得看,可以學習為人處世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