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的成語「延頸舉踵」
成語“延頸舉踵”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yán jǐng jǔ zhǒng成語簡拼:YJJZ
成語注音:一ㄢˊ ㄐ一ㄥˇ ㄐㄨˇ ㄓㄨㄥˇ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延頸企踵
成語出處:先秦 莊周《莊子 法篋》:“今遂至使民延頸舉踵,曰:‘某所有賢者’,贏糧而趣之。”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解釋:踵:腳后跟。伸長勃子,踮起腳跟。形容盼望十分殷切。
成語用法:延頸舉踵聯合式;作謂語;含褒義。
成語造句:西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延頸舉踵,喁喁然皆向風慕義。”
成語“延頸舉踵”的擴展資料
1. 帶頸字的4字成語頸字的四字成語 :
伸頭縮頸、
引頸受戮、
鳶肩鵠頸、
燕頷虎頸、
長頸鳥喙、
延頸就縛、
延頸企踵、
系頸牽羊、
交頸并頭、
兵在其頸、
兵已在頸、
龍眉豹頸、
洗頸就戮、
延頸鶴望、
刎頸之交、
聳肩縮頸、
刎頸至交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2. 舉什么什么舉成語
舉不勝舉解 釋 :勝:盡。列舉也列舉不完。形容數量很多。 示 例 :公開告密,賣友求榮,賣身投靠的勾當,舉不勝舉。(魯迅《偽自由書·后記》引谷春帆《談“文人先行”》) 近義詞 :不勝枚舉、數不勝數、不計其數 反義詞: 寥寥無幾、屈指可數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3. 推舉的舉啥意思????
舉 #jǔ
【釋義】 ①向上托;向上伸:舉重|舉手|舉頭望明月。②行動;動作:舉止|舉動|壯舉|一舉兩得。③發起;興起:舉行|舉辦。④提出:列舉|舉例|舉一反三|不勝枚舉。⑤推選;推薦:選舉|推舉|舉薦。⑥全:舉國上下|舉世聞名。
【舉辦】 #jǔbàn 舉行活動;辦理事業。
〖例句〗大家都期待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
【舉不勝舉】 #jǔ bù shèng jǔ 舉也舉不完,形容數量非常多。
〖例句〗驕傲自滿總會使人止步不前并招致失敗,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舉動】#jǔdòng 動作;行動。
〖例句〗近來他的舉動有些反常,你知道是什么緣故嗎?
【舉行】 #jǔxíng 進行:舉行比賽|會議如期舉行。
〖例句〗每周一上午,學校都要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
【舉止】 #jǔzhǐ 人的姿態和風度。
〖例句〗宋老師學識淵博,舉止文雅,言談親切,同學們都非常喜歡她。
【舉足輕重】 #jǔ zú qīng zhòng 舉足移動就會影響兩邊的輕重。比喻地位重要或實力強大,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全局。
〖例句〗北京中關村的高科技產業在我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關于這個字的更多的信息=================
舉 <動>
(形聲。小篆字形,從手,舉聲。本義:雙手托物)
同本義
舉,對舉也。――《說文》
舉,擎也。――《廣韻》
其堅不能自舉也。――《莊子·逍遙游》
舉所佩玉玦。――《史記·項羽本紀》
又如:舉桉(桉同“案”。借指夫妻相敬);舉案(舉起托盤以進奉食品)
拿起;提起
舉全吳之地。――《資治通鑒》
舉以予人。――宋·蘇洵《六國論》
又如:舉白(舉杯喝盡。干杯);舉踵(舉起腳跟。比喻切望);舉綱持領(提起網的總繩,網眼就張開了;提起皮衣領子一抖,衣上的毛就都順了。比喻辦事要抓關鍵部分)
飛,飛起;飄動
舉(舉、擧)jǔ
⒈抬起,向上托:~頭。~手。~槍。~案齊眉。〈引〉
①行動,動作:~動。創~。一~成名。
②發起,興辦:~義。~辦工廠。
⒉提出:~例。列~。
⒊推選,推薦:推~。選~。
⒋全:~國歡騰。~世無雙。
⒌揭發:檢~。
⒍
①點火。
②生火做飯。
相關成語
百端待舉 (bǎi ān dài jǔ)
有很多事情等著要興辦。
百廢待舉 (bǎi fèi dài jǔ)
許多被擱置的事情等著要興辦。
百舉百全 (bǎi jǔ bǎi quán)
每次行動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應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包舉宇內 (bāo jǔ yǔ nèi)
包舉:統括;宇內:天地之間,即天下。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飆舉電至 (biāo jǔ diàn zhì)
飆:疾風、暴風。風起云涌閃電到。形容聲勢猛烈。
不勝枚舉 (bù shèng méi jǔ)
勝:盡;枚:個。不能一個個地列舉出來。形容數量很多。
不識抬舉 (bù shí tái jǔ)
識:認識,理解;抬舉:贊揚,器重。不懂得人家對自己的好意。
篤近舉遠 (dǔ jìn jǔ juǎn)
篤:忠實,厚道;舉:舉薦,選拔。對關系近的厚道,對關系遠的舉薦,指同等待人。
多此一舉 (ō cǐ yī jǔ)
指多余的,沒有必要的舉動。
綱舉目張 (gāng jǔ mù zhāng)
綱:魚網上的總繩;舉:提起。把大繩子一提起來,一個個網眼就都張開。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帶動其他環節。也比喻文章條理分明。
高蹈遠舉 (gāo dǎo yuǎn jǔ)
意為隱居避世。
高飛遠舉 (gāo fēi yuǎn jǔ)
舉:飛、去。飛得又高又遠。比喻前程廣大。
管窺筐舉 (guǎn kuī kuāng jǔ)
比喻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畫眉舉案 (huà méi jǔ àn)
畫眉:指漢張敞為妻畫眉毛的故事;舉案:指漢朝孟光為夫送飯的故事。比喻夫妻互敬互愛。
舉案齊眉 (jǔ àn qí méi)
送飯時把托盤肖得跟眉毛一樣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舉步生風 (jǔ bù shēng fēng)
形容走路特別快或辦事干凈利索。
舉鼎拔山 (jǔ dǐng bá shān)
能將大鼎舉起,能將高山拔動。比喻力大氣壯。
舉鼎絕臏 (jǔ dǐng jué bìn)
絕:折斷;臏:脛骨。雙手舉鼎,折斷脛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負擔重任。
舉動荊棘 (ju dong jin ji)
一舉一動,就象在刺樹林里一樣,比喻不能隨意,事事都遭威脅。
舉國若狂 (jǔ guó ruò kuáng)
全國的人都激動得像發狂一樣。
舉國上下 (jǔ guó shàng xià)
指全國各方面的人。
舉例發凡 (jǔ lì fā fán)
發凡:揭示全書的通例。指分類舉例,說明全書的體例。
舉目千里 (jǔ mù qiān lǐ)
放眼遠眺,可以見到很遠之處。形容視野廣闊遼遠。
舉目無親 (jǔ mù wú qīn)
抬起眼睛,看不見一個親人。比喻單身在外,人地生疏。
舉棋不定 (jǔ qí bù dìng)
拿著棋子,不知下哪一著才好。比喻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
舉如鴻毛,取如拾遺 (jǔ rú hóng máo,qǔ rú shí yí)
舉一根羽毛,拾一件東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費氣力。
舉善薦賢 (jǔ shàn jiàn xián)
賢:胡才能,有道德的。保舉推薦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舉世混濁 (jǔ shì hún zhuó)
舉:全。混濁: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舉世聞名 (jǔ shì wén míng)
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舉世無敵 (jǔ shì wú dí)
世界上沒有能勝得過的。
舉世無雙 (jǔ shì wú shuāng)
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個。
舉世矚目 (jǔ shì zhǔ mù)
全世界的人都注視著。
舉手加額 (jǔ shǒu jiā é)
拱手與額相齊,是古人表示歡慶的意思。
舉手投足 (jǔ shǒu tóu zú)
一抬手,一動腳。形容輕而易舉,毫不費力。
舉手之勞 (jǔ shǒu zhī láo)
一舉手那樣的辛勞。形容輕而易舉,毫不費力。
舉無遺策 (jǔ wú yí cè)
舉:提出;策:計謀、辦法。提出的計謀沒有失算的。形容足智多謀。
舉賢使能 (jǔ xián shǐ néng)
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舉要刪蕪 (jǔ yào shān wú)
要:主要部分。蕪:雜亂。選取重要的,刪除雜亂的、沒有條理的。多指寫文章時應抓住重點。
舉一反三 (jǔ yī fǎn sān)
反:類推。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舉一廢百 (jǔ yī fèi bǎi)
舉:提出;廢:棄。提出一點,廢棄許多。指認識片面。
舉直措枉 (jǔ zhí cuò wǎng)
舉:選拔,任用;枉:彎曲,比喻邪惡的人;錯:廢置,罷黜;直:筆直,比喻正直的人。選用賢者,罷黜奸邪。
舉止失措 (jǔ zhǐ shī cuò)
措:安放,放置。舉動失常,不知如何辦才好。
舉止嫻雅 (jǔ zhǐ xián yǎ)
嫻: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
舉止言談 (jǔ zhǐ yán tán)
行為舉動和說話言論。指人的外在風度。
舉重若輕 (jǔ zhòng ruò qīng)
舉起沉重的東西像是在擺弄輕的東西。比喻能力強,能夠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或處理困難的問題。
舉足輕重 (jǔ zú qīng zhòng)
只要腳移動一下,就會影響兩邊的輕重。指處于重要地位,一舉一動都足以影響全局。
毛舉細務 (máo jǔ xì wù)
煩瑣地列舉細小事情。
輕而易舉 (qīng ér yì jǔ)
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費力氣。
輕舉妄動 (qīng jǔ wàng dòng)
輕:輕率;妄:任意。指不經慎重考慮,輕率地采取行動。
輕舉遠游 (qīng jǔ yuǎn yóu)
指避世隱居。
人存政舉 (rén cún zhèng jǔ)
舊指一個掌握政的人活著的時候,他的政治主張便能貫徹。
兔起鳧舉 (tǔ qǐ fú jǔ)
鳧:野鴨。象兔敢奔跑,象野鴨急飛。比喻行動迅速。
袖然舉首 (yòu rán jǔ shǒu)
袖然:出眾的樣子;舉:推舉;首:第一。指人的才能超出同輩。
延頸舉踵 (yán jǐng jǔ zhǒng)
踵:腳后跟。伸長勃子,踮起腳跟。形容盼望十分殷切。
言揚行舉 (yán yáng xíng jǔ)
根據德行和名聲來選擇人才。
一舉成名 (yī jǔ chéng míng)
原指一旦中了科舉就揚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一舉兩得 (yī jǔ liǎng dé)
做一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
一舉千里 (yī jǔ qiān lǐ)
一飛就是一千里。比喻前程遠大。
一舉手之勞 (yī jǔ shǒu zhī láo)
比喻不費力,只是一抬手那樣。
一舉一動 (yī jǔ yī dòng)
指人的每一個動作。
在此一舉 (zài cǐ yī jǔ)
在:在于,決定于;舉:舉動,行動。指事情的成敗就決定于這一次的行動。
眾擎易舉 (zhòng qíng yì jǔ)
擎:往上托。許多人一齊用力,容易把東西舉起來。比喻大家同心協力就容易把事情辦成。
-------------------------------------------------------
【體操術語】
舉 徒手體操動作的基本術語之一。指臂和腿由低部位向高部位的舉起。但活動范圍不超過180°,停止在某一部位的姿勢。常用的舉有基本方向與中間方向的舉。
基本方向的舉:
1. 兩臂前舉:兩臂伸直經前舉起,與肩同高,兩手同肩寬,彼此平行,掌心相對。
2. 兩臂側舉:兩臂伸直向兩側舉起,與肩同高,掌心向下。
3. 兩臂上舉:兩臂伸直經前向上舉起,兩手同肩寬,彼此平行,掌心相對。
4. 兩臂后舉:兩臂伸直向后舉起至極限,兩手同肩寬,彼此平行,掌心相對。
中間方向的舉:指兩個基本方向的中間部位的舉。
1. 兩臂側上舉:兩臂伸直經前至側上方舉起,位于上舉與側舉之間45°,掌心相對。
2. 兩臂前上舉:兩臂伸直經前至前上方舉起,位于上舉與前舉之間45°,兩手同肩寬,掌心相對。
3. 兩臂前下舉:兩臂伸直經前至前下方舉起,位于前舉與兩臂下垂之間45°,兩手同肩寬,掌心相對。
4. 兩臂側下舉:兩臂伸直經側至側下方舉起,位于兩臂側舉與兩臂下垂之間45°,掌心向下。
另外還有斜方向的舉。指兩個中間方向的中間部位。例如:前上斜舉:指前上舉與側上舉之間45°部位。
編輯詞條
開放分類:
漢字、語言、詞匯、字典、漢語
參考資料:
1.新華字典
貢獻者:
系統標準答案、魚¢龍菲鳳舞、pikali、 鬼畫符、xztlsy、弦之月NONO
本詞條在以下詞條中被提及:
趙爾巽、應舉
“舉”在漢英詞典中的解釋(來源:百度詞典):
1.to raise; to lift up
2.to recommend; to praise
3.an action; behavior
4.to hold; to conct (an event)
5.to bring up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4. 誰能給我舉出十個帶誠的成語,八個帶舉的???
抱誠守真 抱:存在心里。志在真誠,恪守不違。 誠惶誠恐 誠:實在,的確;惶:害怕;恐:畏懼。非常小心謹慎以至達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誠心誠意 形容十分真摯誠懇。 誠心實意 形容十分真摯誠懇。 誠心正意 誠:真誠。心意真誠懇切。形容對人十分真摯誠懇。亦作“誠心誠意”。 誠至金開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赤誠相待 赤誠:極真誠、忠誠。以至誠之心待人。 殫誠畢慮 指竭盡忠誠與思慮。 竭誠盡節 竭:盡。誠:忠誠。節:節操。表現出最大限度的忠誠與節操。 竭誠相待 竭誠:竭盡誠意;待:對待。竭盡誠意地對待別人。 盡誠竭節 誠:忠誠。節:氣節,義節。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亦作“盡節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竭忠盡節”。 精誠所至 人的真誠的意志所到。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比喻只要心誠意去做,什么疑難問題都能解決。 精誠團結 精誠:真誠。一心一意,團結一致。 久慣老誠 比喻深于世故。同“久慣牢成”。 開誠布公 開誠:敞開胸懷,顯示誠意。指以誠心待人,坦白無私。 開誠相見 開誠:敞開胸懷,顯示誠意。形容待人誠懇,顯示出真心實意。 開心見誠 見:顯現出。披露真心,顯示誠意。形容待人誠懇,顯示出真心實意。 露膽披誠 比喻待人坦誠之至。同“露膽披肝”。 樸訥誠篤 為人樸實敦厚,不善言詞。 傾抱寫誠 指推誠相待。 犬馬之誠 比喻誠心實意。一般謙稱自己的誠意。 少年老誠 原指人年紀雖輕,卻很老練。現在也指年輕人缺乏朝氣。同“少年老成”。 推誠布公 示人以誠,公正無私。 推誠接物 拿出真心來對待別人。 推誠相見 誠:相信。指以真心對待人。 推誠置腹 比喻真心待人。同“推心置腹”。 五體投誠 比喻佩服到了極點。同“五體投地”。 閑邪存誠 閑:防備,禁止。約束邪念,保持誠實。 心虔志誠 虔:恭敬。心意恭敬、誠懇。 心悅誠服 悅:愉快,高興;誠:硬實。由衷地高興,真心地服氣。指真心地服氣或服從。 修辭立誠 寫文章應表現出作者的真實意圖。 修辭立誠 原指整頓文教,樹立誠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達作者的真實意圖,不可作虛飾浮文。 一秉虔誠 指誠心誠意。 真心誠意 心意真實誠懇,沒有虛假。 正心誠意 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種修養方法,現也泛指心地端正誠懇。 至誠高節 至:最。最忠誠,最高尚的節操。形容人品高尚。 主敬存誠 指恪守誠敬。宋儒以此為律身之本。 眾擎易舉 擎:往上托。許多人一齊用力,容易把東西舉起來。比喻大家同心協力就容易把事情辦成。 知情不舉 〖解釋〗舉:檢舉。了解情況而不揭發。 在此一舉 在:在于,決定于;舉:舉動,行動。指事情的成敗就決定于這一次的行動。 以言舉人 根據言論來舉薦人才。 以黨舉官 按照朋黨關系來選拔官吏。 一舉一動 指人的每一個動作。 一舉萬里 見“一舉千里”。 一舉手之勞 比喻不費力,只是一抬手那樣。 一舉三反 《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后以“一舉三反”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 一舉千里 一飛就是一千里。比喻前程遠大。 一舉兩全 謂一舉措而能顧全兩面。 一舉兩得 做一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 一舉成名 原指一旦中了科舉就揚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言揚行舉 根據德行和名聲來選擇人才。 言談舉止 人的言語、舉動、行為。 延頸舉踵 踵:腳后跟。伸長勃子,踮起腳跟。形容盼望十分殷切。 選賢舉能 選舉賢人,薦舉能人。 軒然霞舉 像云霞高高飄舉。形容俊美瀟灑。 袖然舉首 袖然:出眾的樣子;舉:推舉;首:第一。指人的才能超出同輩。 兔死鳧舉 象兔敢奔跑,象野鴨急飛。比喻行動迅速。 兔起鳧舉 鳧:野鴨。象兔敢奔跑,象野鴨急飛。比喻行動迅速。 提綱舉領 同“提綱挈領”。 束缊舉火 同“束缊請火”。 時詘舉贏 見“時絀舉贏”。 時絀舉贏 絀:不足;贏:有余。在衰敗的時強做奢侈的事。 時絀舉盈 〖解釋〗絀:不足、不夠。盈:有余、多余。當衰敗之時,而強作奢侈之事。盈,通“贏”。同“時絀舉贏”。 人存政舉 舊指一個掌握政的人活著的時候,他的政治主張便能貫徹。 輕徙鳥舉 輕于去留,像鳥飛那樣容易。 輕舉遠游 指避世隱居。 輕舉妄動 輕:輕率;妄:任意。指不經慎重考慮,輕率地采取行動。 輕舉絕俗 猶言避世隱居。 輕而易舉 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費力氣。 齊眉舉案 同“舉案齊眉”。 祁奚之舉 祁奚舉薦賢人,不避親仇,公正無私。 祁奚舉午 午:祁奚之子。祁奚推薦自己的兒子。指舉賢不避親,客觀公正。亦作“祁奚舉子”。 毛舉細務 煩瑣地列舉細小事情。 毛舉細故 煩瑣地列舉細小事情,加以責難或攻擊 毛舉縷析 毛舉:瑣碎列舉。縷:一條一條,詳詳細細。縷析:詳細地分析。瑣細列舉,詳細地剖析。 龍興鳳舉 喻王者興起。 龍舉云 同“龍興云”。 龍舉云興 同“龍興云”。 舉足輕重 只要腳移動一下,就會影響兩邊的輕重。指處于重要地位,一舉一動都足以影響全局。 舉重若輕 舉起沉重的東西像是在擺弄輕的東西。比喻能力強,能夠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或處理困難的問題。 舉止自若 自若:象原來的樣子。舉動不失常態。形容臨事鎮定,舉動不失常態。 舉止言談 行為舉動和說話言論。指人的外在風度。 舉止嫻雅 嫻: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 舉止失措 措:安放,放置。舉動失常,不知如何辦才好。 舉止大方 舉動不俗氣,不做作。形容人行為動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舉止不凡 舉動不平凡。形容人的行為動作非同一般,與眾不同。 舉直錯枉 舉:選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錯:通“措”,廢棄,放棄。枉:彎曲,比喻邪惡之人。起用正直賢良,罷黜奸邪佞人。亦作“舉直厝枉”、“舉直措枉”。 舉直措枉 舉:選拔,任用;枉:彎曲,比喻邪惡的人;錯:廢置,罷黜;直:筆直,比喻正直的人。選用賢者,罷黜奸邪。 舉一廢百 舉:提出;廢:棄。提出一點,廢棄許多。指認識片面。 舉一反三 反:類推。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舉要刪蕪 要:主要部分。蕪:雜亂。選取重要的,刪除雜亂的、沒有條理的。多指寫文章時應抓住重點。 舉賢使能 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舉賢任能 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舉無遺策 舉:提出;策:計謀、辦法。提出的計謀沒有失算的。形容足智多謀。 舉枉措直 舉:選拔,任用;枉:彎曲,比喻邪惡的人;措:罷黜;直:正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罷黜正直者 舉手之勞 一舉手那樣的辛勞。形容輕而易舉,毫不費力。 舉手相慶 指舉手加額,以相慶賀 舉手投足 一抬手,一動腳。形容輕而易舉,毫不費力。 舉手加額 拱手與額相齊,是古人表示歡慶的意思。 舉世矚目 全世界的人都注視著。 舉世無雙 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個。 舉世無敵 世界上沒有能勝得過的。 舉世聞名 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舉世皆知 舉:全;皆: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舉世混濁 舉:全。混濁: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舉十知九 列舉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曉的就有九件。比喻學識淵博。 舉善薦賢 賢:胡才能,有道德的。保舉推薦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舉如鴻毛,取如拾遺 舉一根羽毛,拾一件東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費氣力。 舉棋若定 下棋子好像有預斷。比喻行事沉著果斷 舉棋不定 拿著棋子,不知下哪一著才好。比喻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 舉目無親 抬起眼睛,看不見一個親人。比喻單身在外,人地生疏。 舉目千里 放眼遠眺,可以見到很遠之處。形容視野廣闊遼遠。 舉例發凡 發凡:揭示全書的通例。指分類舉例,說明全書的體例。 舉國一致 全國上下,團結一致。 舉國上下 指全國各方面的人。 舉國若狂 全國的人都激動得像發狂一樣。 舉動荊棘 一舉一動,就象在刺樹林里一樣,比喻不能隨意,事事都遭威脅。 舉鼎絕臏 絕:折斷;臏:脛骨。雙手舉鼎,折斷脛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負擔重任。 舉鼎拔山 能將大鼎舉起,能將高山拔動。比喻力大氣壯。 舉措失當 舉措:舉動,措置;失當:不恰當。舉動措施不得當 舉措不當 舉措:舉動,措置。指行動措施不得當。 舉步生風 形容走路特別快或辦事干凈利索。 舉不勝舉 不勝:不盡。列舉也列舉不完。形容數量很多 舉案齊眉 送飯時把托盤肖得跟眉毛一樣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畫眉舉案 畫眉:指漢張敞為妻畫眉毛的故事;舉案:指漢朝孟光為夫送飯的故事。比喻夫妻互敬互愛。 管窺筐舉 比喻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瞽言妄舉 隨便亂說,輕率行動。《晉書·摯虞傳》:“臣生長篳門,不逮異物,雖有賢才,所未接識,不敢瞽言妄舉,無以疇答圣問。” 高舉遠蹈 〖解釋〗舉:起飛;蹈:踩上。指遠離官場,隱居起來。 高舉深藏 指避世隱居。 高飛遠舉 舉:飛、去。飛得又高又遠。比喻前程廣大。 高蹈遠舉 意為隱居避世。 綱舉目張 綱:魚網上的總繩;舉:提起。把大繩子一提起來,一個個網眼就都張開。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帶動其他環節。也比喻文章條理分明。 風舉云搖 〖解釋〗憑借風云飛騰而上。亦比喻飛黃騰達。 風舉云飛 〖解釋〗憑借風云飛騰而上。同“風舉云搖”。 多此一舉 指多余的,沒有必要的舉動。 篤近舉遠 篤:忠實,厚道;舉:舉薦,選拔。對關系近的厚道,對關系遠的舉薦,指同等待人。 道不舉遺 同“道不拾遺”。 成敗在此一舉 舉:舉動。成功、失敗就決定于這次行動了。指采取事關重大的行動。 超然遠舉 為超脫世事,遠由而去。末·蘇舜欽《答韓持國書》:“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間,遂超然遠舉,羈泊于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實亦少避其機阱也。”亦作“超然遠引”。渭·姚鼎《伍子胥論》:“昔者嘗怪樂毅之于燕,伍子胥之于吳,皆以受任于先君之時,及至嗣子棄之,于是毅遂 不識抬舉 識:認識,理解;抬舉:贊揚,器重。不懂得人家對自己的好意。 不勝枚舉 勝:盡;枚:個。不能一個個地列舉出來。形容數量很多。 不可勝舉 無法一一列舉。形容數量、種類很多 不可枚舉 枚舉:一一列舉。無法一個個列舉,形容數量多 不遑枚舉 猶不勝枚舉。 飆舉電至 飆:疾風、暴風。風起云涌閃電到。形容聲勢猛烈。 飆發電舉 飆:暴風;舉:起飛。形容聲勢迅猛 包舉宇內 包舉:統括;宇內:天地之間,即天下。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百舉百全 每次行動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應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百舉百捷 〖解釋〗做一百件事,成功一百件。指辦事萬無一失。同“百舉百全”。 百廢咸舉 指一切廢置的事都興辦起來。同“百廢俱興”。 百廢俱舉 指一切廢置的事都興辦起來。同“百廢俱興”。 百廢具舉 指許多被廢置的事業都等著興辦。同“百廢俱舉”。 百廢待舉 許多被擱置的事情等著要興辦。 百凡待舉 〖解釋〗無數事情都等待興辦。 百墮俱舉 〖解釋〗墮:荒廢;廢棄。指一切廢置的事都興辦起來。同“百廢俱興”。 百端待舉 有很多事情等著要興辦。 拔山舉鼎 形容力量超人或氣勢雄偉。 按兵不舉 〖解釋〗猶按兵不動。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5. 寧靜致遠的出處及含義?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 諸葛草廬中門聯:淡泊以明志 寧靜而致遠 此聯出自第37回二顧草廬中。劉、關、張三人跟童子進諸葛草廬,至中門,劉備見門上大書一聯。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遠大目標。通過此聯揭示了諸葛亮的高尚德操。諸葛亮的《誡子書》中有這樣兩句話:“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本來是排閥句,小說作者以肯定句的形式取代了原來的否定之否定的形式,而用作諸葛草廬的門聯。但它仍然還是排偶句而非對偶句,干仄極不和諧。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有道德修養的人,是這樣進行修養鍛煉的,他們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探討,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如果不下苦工學習就 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干;如果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縱欲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節操高尚。如果年華與歲月虛度,志愿時日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這樣的人不會為社會所用而有益于社會,只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里,到那時再悔也來不及了。(蘭溪諸葛村)[注:應網友 武春森要求.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這既是諸葛亮一生經歷的總結,更是對他兒子的要求。在這里諸葛亮用的是“雙重否定”的句式,以強烈而委婉的語氣表現了他對兒子的教誨與無限的期望。用現代話來說:“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的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運用了《邏輯學》中的“否定之否定規律”來強調他要表達的“淡泊以明志,寧靜而志遠”。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話。這同“要想取之,必先與之”,“欲達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樣,現在的“淡泊”、“寧靜”求清凈,不想有什么作為,而是要通過學習“明志”,樹立遠大的志向,待時機成熟就可以“致遠”,轟轟烈烈干一番事業。 “淡泊”是一種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后世一直繼承贊賞這種“心神恬適”的意境,如白居易在《問秋光》一詩中,“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無雜念,凝神安適,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種長遠而寬闊的境界 誡子篇 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評論 本文節選自《諸葛亮集》為家訓。全文的主旨是勸兒子勤學立志,須從談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險躁,即扎硬寨,打死仗。這些話看似老生常談,但出于父子之情,便是不同。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6. 舉什么什么舉成語
舉不勝舉解 釋 :勝:盡。列舉也列舉不完。形容數量很多。 示 例 :公開告密,賣友求榮,賣身投靠的勾當,舉不勝舉。(魯迅《偽自由書·后記》引谷春帆《談“文人先行”》) 近義詞 :不勝枚舉、數不勝數、不計其數 反義詞: 寥寥無幾、屈指可數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